告香港中女 - 塵翎

告香港中女 - 塵翎

奧斯卡在婦女節把最佳導演頒給一個女人,可會讓香港的中女們舒了一口氣?一個電視節目,把城中單身中女弄得人心惶惶,看見別人在facebook上吵起來,說來說去仍是港男與港女之爭。
上周寫了一篇「四代香港女人」,某北上港男讀了嫌不夠喉,叫我續寫,甚至仿前輩呂大樂寫一本小冊子,為幾代港女立傳。
恐怕只有香港這類高度物質化的城市,才會把單身中女視作社會現象般討論。紐約不錯有《SexandtheCity》,但未至於變成社會問題,需要專題探討。在歐洲城市,女人有沒有伴侶不是她的價值所在。人生要探究的意義,不是我和誰在一起,而是「我是誰」、「我做甚麼」。
想來想去,中女嫁不出深感彷徨,只是她們沒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嫁人生仔是人生大業,那也無話可說,但除此以外,是否還有別的發揮個人才能的項目?少女也會變成中女,年齡不是甚麼。
西方文明教育,強調個人的自我完成,法國女人追求愛情,但不會在意自己是否單身,只要內心足夠強大,自我足夠完整,就天大地大,無事不可包容。
我不是在說風涼話,說起來我也是單身中女,談過戀愛,不抗拒婚姻,但作為一個人,我更在意的是,年輕時候如何充實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年紀大了,就會想着如何回饋社會,幫助別人,分享已有的資源。這是我認知的做人基本理念,女人更是,因為女人天生易感、柔軟,該比男人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