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曝光 延續24年傳奇歌聲魅影續集倫敦首演

率先曝光 延續24年傳奇
歌聲魅影續集倫敦首演

曾兩度在港公映、被喻為史上最偉大愛情音樂劇的《歌聲魅影》,距首度公演24年後終於揭曉故事結局!萬眾期待的續集《LoveNeverDies》,昨日在倫敦亞達菲歌劇院矚目首演,創作人安德魯洛伊韋伯透過音樂及為大眾熟識的角色,再次向世人證明愛不死,也證明他及《歌聲魅影》仍具強勁叫座力,《LoveNeverDies》甫公演預售票房已大收逾億港元。

由英國殿堂音樂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LloydWebber)創作、其前妻SarahBrightman主演的音樂劇《歌聲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86年上演以來獲公認為全球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此劇曾於95年及06年在香港上演,大收旺場。24年後,韋伯嘔心瀝血炮製的《歌聲魅影》續集《LoveNeverDies》聯同矚目的原聲唱片,昨日同步面世。

耗資7,200萬港元製作的《LoveNeverDies》,舞台及服裝均非常華麗。

新作雖被評劇情有不少犯駁的地方,但全劇歌舞連場,娛樂性十足。

10年後再燃三角戀

昨日在倫敦西區亞達菲歌劇院(AdelphiTheatre)首演的《LoveNeverDies》,除獲得創作人韋伯舉家到場造勢外,連電影版《歌聲魅影》男主角謝拉畢拿(GerardButler)及來自中、日、韓的歌唱家也盛裝現身,可見這個首演被視為各界矚目盛事。
音樂劇《歌聲魅影》改編自法國同名小說,故事背景設於1861年,講述隱居巴黎歌劇院內神出鬼沒、毀了容的作曲家Phantom,與女高音Christine之間的愛情故事,結尾中Phantom於巴黎歌劇院被Christine的愛與勇氣打動,放走了她和其愛人Raoul之後便神秘消失,全球無數觀眾都在揣測故事的後續會如何發展。
昨日韋伯終於向世人揭曉答案,他花了20多年孕育出來的續篇《LoveNeverDies》,從Phantom神秘消失的10年後揭開序幕,原來他在大西洋對岸紐約的科尼島(ConeyIsland)落腳,令洋溢着歡笑的遊樂場蒙上了鬼魅的陰影。Christine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受邀至科尼島演出,當她與丈夫Raoul及10歲兒子Gustave到達紐約後,才發現誘使她到科尼島的匿名經理人的真實身份,她與Raoul及Phantom之間的愛再度受到考驗。
其實韋伯創作《LoveNeverDies》期間經歷一波三折,備受考驗,他說:「15年前我就有了創作續集的想法,因為覺得《歌聲魅影》結局懸疑,還有發揮空間,90年我看過一部關於科尼島的紀錄片之後,有了新故事的靈感。」
直到06年韋伯再度與多名劇作家及導演討論發展續集的可能性,07年秋季定出故事大綱後,他便開始創作新劇歌曲,花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去年他患上初期前列腺癌,在意志力的驅使下暫時克服病魔,回到工作崗位上完成製作,這充滿波折的戲外戲,令《LoveNeverDies》更受外界期待。

86年首演的《歌聲魅影》由韋伯當時的妻子SarahBrightman主演,該劇令她紅遍全球。

Christine的丈夫Raoul為保愛情與家庭,再次與Phantom角力。

預售票房火速破億

耗資600萬英鎊(約7,200萬港元)的《LoveNeverDies》,昨日終於在倫敦正式首演,雖然有劇評人批評故事有不少犯駁的地方,但整體製作華麗又富娛樂性,當地預售票房已大收900萬英鎊(約1.08億港元),火速回本。再加上同步推出的原聲CD,看來韋伯不只證明了愛不死,也證明其賺錢能力不死。
撰文:張一明

劇情講述Phantom消失10年後,將Christine引到島上再次考驗她的愛。

劇中最矚目的新角色,當數Christine的10歲兒子Gustave。

人物誌:歌劇才子奪獎無數

創作經典音樂劇《歌聲魅影》的英國歌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LloydWebber),快將62歲,他生於倫敦一音樂世家,弟弟Julian乃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韋伯6歲開始作曲,9歲已有作品面世,其後考入牛津大學摩德林學院攻讀歷史,但未畢業又跑到皇家音樂學院發展其音樂劇事業,至今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詳見附表),歷年獲得無數榮譽,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格林美獎及東尼獎等等。
韋伯有過三段婚姻,72年與首任妻子SarahHugill結婚,二人育有一子一女;84年再娶女高音歌手SarahBrightman,更安排她演出音樂劇《歌聲魅影》的女主角Christine;91年他與現任妻子Madeleine拉埋天窗,育有兩子一女。去年10月韋伯被證實患上前列腺癌,幸割除癌細胞手術十分成功,現已逐漸康復。

娛樂資料庫:韋伯作品一覽

1965年 《TheLikesofUs》

1970年 《萬世巨星》(JesusChristSuperstar)


1978年 《貝隆夫人》(Evita)

1981年 《Cats》(圖)
1982年 《SongandDance》
1984年 《StarlightExpress》
1986年 《歌聲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
1989年 《AspectsofLove》

1993年 《日落大道》(SunsetBoulevard)(圖)
1998年 《WhistleDowntheWind》

2000年 《TheBeautifulGame》(圖)
2004年 《TheWomaninWhite》
2010年 《LoveNeverDies》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話你知:魅影數字

由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歌聲魅影》享譽全球,以下是關於該劇的有趣數字:

1:英國歌劇大師韋伯於86年將《歌聲魅影》改編成音樂劇,在倫敦女皇劇院第一次公演,當時戴安娜王妃也是座上客(圖),音樂劇88年登陸紐約,在MajesticTheatre長期公演。

2:魅影的造型需花兩小時上妝,落妝也要花30分鐘。

95:于仁泰於95年執導由張國榮和吳倩蓮主演的港產片《夜半歌聲》(ThePhantomLover)(圖),其實是向《歌聲魅影》的致敬之作。

100:100年前由法國名作家勒魯(GastonLeroux)撰寫的小說《歌聲魅影》,於1910年出版,當年小說反應一般,曾一度停止印刷。

149:《歌聲魅影》首演後,全球共149個城市紛紛上演此風靡全球的歌劇,總入場人次超過一億。

390:除了長壽,《歌聲魅影》也是史上最賺錢音樂劇,全球總票房逾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

10,000:06年1月《歌聲魅影》在紐約演出第7,486場,打破《Cats》紀錄成為百老匯史上最長壽音樂劇,該劇至今在紐約已演出近10,000場。

20,000:音樂劇《歌聲魅影》於04年被搬上大銀幕,由艾美羅森及謝拉畢拿主演,片中劇院的巨型水晶燈(右圖)用上20,000粒Swarovski水晶製作,重2.3噸,價值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