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化石成功抽取DNA

蛋殼化石成功抽取DNA

澳洲科學家開世界先河,成功從古代蛋殼化石,抽取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研究。但專家表示,這不代表恐龍等絕種生物,可以像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情節般復活。
梅鐸大學專家是由恐鳥(Dinornis)蛋和龍鳥(Aepyornis)蛋殼化石(圖)抽取DNA。恐鳥與鴕鳥是同一家族,不能飛,可生長至四米高,在18世紀晚期絕種。龍鳥屬平胸走鳥類,可長至三米高,在1700年絕種。科學家首先將牠們的蛋殼變成粉末狀,然後透過化學物質的幫助抽取DNA。
生物學家奧斯坎指出,蛋殼是有彈性的薄膜,可將破壞DNA的氧氣和水排除在外,因此是理想的研究物質。這次成功抽取DNA,對繪製古代鳥類基因圖取得重大進步。但科學家只能由蛋殼化石抽取250個鹼基對,相等於雀鳥基因的1%。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