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反胃的美食 - 李碧華

名字反胃的美食 - 李碧華

民間傳統小吃中,好些名字土土的,難以引起食慾。
像「雞屎果」,就是用雞屎藤加糯米粉做的茶果,豆沙餡。東莞一種甜食叫「老鼠扒泥」,也是糯米粉所製,不過粉團全揑成小粒,在糖水鍋中煮沸,再加蛋花或窩蛋,入口滑溜,因形狀酷似野地裏田鼠打洞時,在洞口扒划的小泥粒,故名。
佛山南海一帶的「臭腳醋」,因煮米醋時散發一種與腳臭相似的味道,但進嘴不臭,反而有特別香氣,清潤可口,夏天酷熱,還可健胃消滯呢。
上海世博園區的中華美食街,有款青海著名小吃「狗澆尿」油煎薄餅,得名由來是土族新媳婦過門後,入廚弄點娘家美食,準備了油和麪粉時,一隻小狗跳上灶台不小心把油壺踢翻,她忙將麪粉吸走了油,將錯就錯製成油餅,大家吃得特別香,問怎麼做?她不好意思說狗踢翻了油壺,隨口笑道:「是狗把尿澆在上面。」當局認為此名不雅,規定改為「青海甘藍餅」,莫名其妙。抹煞了地方色彩。
我們小時吃的「肚臍餅」,即花占餅,形如凸出的肚臍,但最可口是「鼻屎」,酸酸甜甜的柑橘製品,黑褐色小顆粒,絕對核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