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今年獎落誰家,是全世界真正的盛事,雖然其實是一對離了婚的美國夫妻在鬥氣,但兩個都是有才華的人物。
終於是那個前妻奪了獎,而不是《阿凡達》的丈夫。理由很簡單:雖然《阿凡達》是龐大的3D製作,但奧斯卡的評審委員會,是一群專業的知識份子,他們知道如果看電影變成人人戴墨鏡走進一座虛擬的遊樂場,當然有人會賺大錢,但電影必定死亡。
《阿凡達》是一座豪宅,而前妻的《拆彈雄心》,是一座小村屋。豪宅都用雲石和黃金裝修,砸下最大的資本,但一座石屋,有一庭小院,點綴幾盆花,還有一個葡萄架,心思之工巧,在材料的豪奢之上,獎項自然給鄉村的小房子。
何況《阿凡達》的主題意識,左派得太過造作──刻意的反美,反伊拉克戰爭──在人道精神和製作上,無損其氣魄之偉大,但是太過求工取悅東岸紐約的自由知識份子、女權運動家、環保組織,大道理由這個導演的嘴巴說出來,大家看看他的往績,作品都是右傾的,看出了他的投機。
西方左派散播一種叫PC的愚昧,PC就是政治正確,已經讓人覺得煩厭了。奧斯卡的評審很精明:《阿凡達》隱藏的主題是反伊拉克戰爭,批判布殊;但前妻的《拆彈雄心》,卻偏要讚頌伊拉克聖戰的美軍英雄,評審不無惡作劇地,今年把獎項頒給一齣右翼的作品。
兩夫妻一左一右,無論誰得獎,對方都有面子,因為雖然已經離婚,但彼此終究一場惺惺相惜。今年的奧斯卡,向這兩公婆讓路,任由他倆耍花鎗,耍到全世界幾十億觀眾的眼前。
這就是令第三世界弱小民族氣憤嫉妒又只能乾跺腳的「美帝國主義文化霸權」了。一對美國夫妻,把全世界的戲院當成他倆耍花鎗的雙人床,也太過份了一些。然而,再不服氣,也要頭版報道、電視直播,乖乖的讓美國人來「吸眼球」。用什麼來「抗衡」呢?請「犀利哥」出山,拍一齣《三槍拍案續集》,3D製作,然後反攻歐美?三千年燦爛文化,有孔子的儒家思想指導,一定成功,相信我,Yeswecan,一定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