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上):電影節LastOrder 36D立睇版

HKIFF(上):
電影節LastOrder 36D立睇版

每年三四月,影迷最忙!今年電影節雖縮短映期,但依舊有近240多場戲等你對號。太忙錯過了預售期?唔驚,所有場次剩餘門票明日開始公開發售,而且潮流興立體,一於來個空前36D版,事關看電影節本來就要超高清,專挑冷門好戲。埋門前,讀讀影評人的「PG指引」,還有首度於電影節公演的本地單位「貓室」作品,癲噹迷實開心死!

記者:蔡俊業
攝影:王文忠、梁細權

皮亞

原名林震宇,資深影評人及獨立電影創作人,每屆電影節慣性挑選10至15齣戲觀看。

李焯桃

資深影評人兼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為電影節揀片,每年看幾百齣戲實屬等閒。

土炮動畫 首現長片

小記每年看電影節都有習慣,專挑世界動畫精選來看,貪其一次過睇晒不同國家的動畫製作,今年就有阿根廷、瑞士、墨西哥等等等等,絕對「一張票睇到笑!」但論矚目,首推由創作人陳宇峰(John)等人創辦的「貓室」的作品結集《貓室動畫大集結》。以往港產動畫除麥兜,便要數阿爺級的老夫子,故今次「貓室」抬頭意義重大。還要由電影節單位主動邀請參展,John得悉後喜出望外,原因是在港播放獨立製作電影已難,更「冷門」的動畫就不用說了!「之前都試過喺波蘭播過,但香港絕對係第一次。」整齣結集「貓室」由2003至2010年製作的短片,包括熱爆YouTube,講香港打工仔辛苦命的《累透社》,還有奪獎的《鏗鏘集之隱閉老人》等;有長達20分鐘的《媽媽出世了》,也有短得只10秒的《愚人生》,當然少不得「貓室」Icon癲噹,部份屬全新創作,作為片與片之間的過場,共有6個小故事。

1.《累透社》講大都會內的窮忙族,香港打工仔必有共鳴。

2.憑《鏗鏘集之隱閉老人》獲日本TBSDigiCon6大賞最優秀賞。

3.「貓室」近來更參與不少MV製作,像李治廷的《今天開始》。

4.癲噹都有百寶袋,但John說癲噹其實是叮噹的粉絲。

5.主角癲噹(左)找來多啦A夢港聲林保全仗義相助配音。

John回想,創作癲噹的靈感,源自兩年前街頭領養一隻流浪貓(改名姣姣),「佢好多肢體語言都好女仔,點知帶到返屋企發現多咗啲嘢,原來係男仔嚟!於是我創作呢隻貓嘅時候,就畀個百寶袋佢,但同叮噹唔同,叮噹個袋咩都有,但癲噹就只有用佢手頭上有嘅嘢去諗辦法,好現實。」過去10年香港動畫有麥兜有小克的聾貓,如今又有癲噹,「的確係越來越多人留意本土動畫,但現階段仍須努力!」

6.經過7年時間,「貓室」作品終於集結成一輯長60分鐘的影片。

場次:2/4(18:00)藝術中心
4/4(16:00)科學館

影評人力推 十大好冷門

電影節熱門戲搶,像從未在港上映的《小雙俠》,一開售已告爆滿,可冷門片更多。影評人李焯桃既為電影節最高統帥,睇戲份屬天職,到底每年要看多少齣?「幾百套囉!去外地影展睇最多,一日睇成10套!」嘩!他澄清:「唔使套套睇晒!」相比其他專責揀片的同事,他已算「睇得少」。不屬主辦的皮亞,買飛時惟有靠手冊內的二百字簡介,準則不離導演、演員和戰績三項。阿桃還大派定心丸:「真係冷門嗰啲,推介完都唔會有人買,哈哈!」Okay,可去片!

網址: HTTP://www.hkiff.org

《小杜與我》

桃:「改編英國作家J.R.Ackerley,講原本唔愛狗嘅紳士點養狗,充滿英式幽默;而且有《仙樂飄飄處處聞》男主角ChristopherPlummer旁白,但絕非迪士尼畫工。」

場次:24/3(19:45)會展、3/4(10:30)文化中心

《尋找智美更登》

桃:「萬馬才旦係唯一拍西藏故事嘅『地上』西藏導演,單係送審已花很長時間,2008年拍完,到2009年才面世。電影探討藏族文化點樣瀕臨滅絕。」

場次:26/3(17:30)科學館、29/3(21:30)藝術中心

《戀戀耶穌》

桃:「唔係講耶穌,故事係講一個信耶穌嘅人遇上一班伊斯蘭教徒,然後引伸到兩宗教如何殊途同歸,部份情節估佢唔到。」

場次:27/3(18:00)科學館、4/4(12:30)大會堂

《牛皮貳》

桃:「上集《牛皮壹》奪亞洲數碼錄像競賽金獎,今次導演劉伽茵只用9個定鏡每次轉鏡移動都係45度Segment,而且係圍繞同一張枱;由導演本人同埋佢父母演出。」

場次:28/3(18:00)科學館、31/3(21:30)藝術中心

《香貝老師》

桃:「好少見咁非一般法國片,講婚外情好含蓄、好感動;兩位搞婚外情的主角,現實中係兩夫婦。」

場次:30/3(21:30)UA太古城、5/4(16:15)TheGrand

《感情線上腦交戰》

皮亞:「ToddSolondz嘅戲超正但知音少,太黑色幽默。尖酸諷刺社會光怪陸離,處美國市場好難得。」

場次:23/3(19:30)、27/3(18:15)及31/3(17:30)TheGrand

《中國姑娘》

皮亞:「對導演郭小櫓陌生,但齣戲攞羅迦諾電影節最佳電影,係信心保證,講流落異鄉妓女古仔,好大膽。」

場次:24/3(21:30)TheGrand、26/3(19:15)藝術中心

《愛的迫害》

皮亞:「PatriceChereau之前套《嘉比愛》我好鍾意,女主角CharlotteGainsbourg係法國潮流Icon。」

場次:30/3(17:30)TheGrand、4/4(18:00)大會堂

《春風沉醉的夜晚》

皮亞:「婁燁水準起伏大,之前套《頤和園》好難睇,但呢套戲攞咗康城影展最佳編劇,加上講同性戀開正佢嗰瓣,絕對期待!」

場次:3/4(12:30)科學館、5/4(21:00)大會堂

《白鬼》

皮亞:「ClaireDenis拍戲唔怕冷門最怕你唔識睇,佢有好多留白位畀觀眾思考,係真正嘅藝術片導演。」

場次:3/4(14:00)TheGrand、6/4(18:00)大會堂

後記:年少的癡

小事一則。大學時代看電影節非常貪心,某屆狂掃三十多齣,一位同學知道了,說兼職報館的同事想訪問我,結果見報,成為「影癡」。畢業後當上記者,可是,那份齋看場刊已夠興奮,再而花上一整天才決定買飛的日子一去不返,既因告別學生身份沒便宜飛,更重要是心境,有些癡,只年少時才懂。

新鮮熱辣,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謎情追兇》都有,尚餘少量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