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汪精衞詩詞,以為不大會引起現代的讀者關注,誰料卻獲得好幾位讀友來電郵。
伯森先生告知1941年北京版的《雙照樓詩詞藁》的編校出版者是日本人黑根祥,並附黑根祥為此書寫的跋。
黃專修先生來信,指正我所引的陳寅恪詩為「千秋讀史心難問,一局(我誤寫為「一句」)收枰勝屬誰」,「枰」是棋局,「千秋」對「一局」方是陳寅恪原意。
廖綺華女士來信說,她尋覓汪精衞這本詩詞很久,得知台灣頂淵文化有出版,曾託朋友去台灣誠品書店問,亦闕如,今年初才在台灣金石堂購得兩本,一平裝(已是最後一本),一精裝(尚有存貨)。並謂,「自尋得此書後,每日拜讀。好的詩文,能給人感悟,是人生一大快樂。」廖女士又在網上找到有關此書出版情況的文章,使我對此書復增認識。
據這位自稱「晴雨」的博客介紹,《雙照樓詩詞藁》最早是日人所印,後於1941年,北京《中華日報》排印出版。又於1942年由澤存書庫精校刊出。澤存是汪系文人陳群在南京,為廣泛搜羅京滬善本而成立的私人藏書樓,汪精衞以《禮記》「父殁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句,賜名「澤存」。
汪殁後,香港曾印若干,屬「非賣品」,未有印刷年日。我手上的一本相信就是這版本。戰後汪背負罵名,此書亦禁毀。但國民黨元老、被稱為「高要才子」的梁寒操,曾手抄《雙照樓詩詞藁》全書。書後有當代詞學大師龍榆生寫的長跋。據龍記述,汪之詩詞,最早由曾仲鳴校刊《小休集》,十年後出《掃葉集》,由龍榆生將詩詞分載於他主編的《同聲月刊》,其後才有《中華日報》版與澤存版。
可惜世人多以人廢言,汪的詩詞曾令這詞學大師讀後「泫然徹旦不復成寢」,但當今書店卻難尋得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