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令筆者注目的新聞,並非全國兩會,亦非上周五美國非農職位數據勝預期。前者不會有驚或喜,這是中央一貫穩健作風;後者則屬買大細,數據任由華府胡亂猜測,然後再隨心意大幅修訂,單一兩個月份的數據完全不能作準。
銅價挑戰新高
相反地,智利大地震曾令銅價於上周一急升6%,而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最新公佈產能已完全恢復,地震影響其全年產量不足0.5%,但市場憧憬中央於兩會沒有高調提及退市,或任何打壓商品價格上升措施,最新銅價仍逼近個半月高位,大有再闖新高之勢。
更有趣的是,智利披索上周不但未有下滑,更為4個月以來的最大單周上升,這與智利政府贖回海外投資基金,將之購入當地貨幣有關。此外,智利股市曾下挫3.6%,但亦於上周五收復大部份失地,全周僅跌1%,今年表現仍跑贏歐美及南美洲鄰國,倘若沒有這趟天災人禍,智利股市應已創新高矣!
其次,美元3個月銀行同業拆息,除早於立春後再次高於瑞郎拆息外,亦於上周四重新超越日圓拆息,乃去年8月21日後首見。蓋外滙走勢,基本面只主導中長線趨勢,短線還是息差收窄擴闊,加上兩隻外幣的息率預期走勢左右。故套息交易雖無復金融海嘯前之勇,對滙市仍有相當影響力,故瑞郎於息差遜於美元期間,從每美元兌1.0650瑞郎,跌至1.09之7個月低位;而日圓亦於上周四,由每美元兌88.14日圓高位,急速回落至執筆時的90.70低位。
經過上周五較理想的美國就業數據後,坊間有不少分析員認為,美國的勞動市場經已見底,而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及美元利率期貨,皆已植入美國聯儲局或加快加息的預期,故在息差方面,美元潛伏一定優勢。
越美麗越惡毒
其三,上海去年的GDP已超越特區,不僅是前者09年的8.2%增長,大大領先特區同期收縮2.7%;以金額計算,上海的2183億美元亦高於特區的2107億美元。這個現象說明了,究竟哪個地區受金融海嘯的影響較深?
上證指數去年大漲八成,較諸恒指52%升幅,果然是立竿見影;但今年前者下跌7%,而後者僅回軟3%,又是否「妹仔大過主人婆」?
最後,最新風險資產價格,包括商品貨幣、商品、股市及多處房地產價格,皆全面飛升,恍惚金融海嘯已百分百不存在,歐豬五國及英國的財赤沒有問題,奧巴馬的醫療改革及VolckerRule(沃爾克規例)金融機構監管爭辯,對美國企業及個人消費完全沒有衝擊,圖表走勢看起來極為優美。不過,表面太美麗的東西,往往是其毒無比!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