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活該 - 李純恩

都是活該 - 李純恩

為了打好他那份工,曾蔭權跑到北京見大人們去了。留下香港這份工,讓唐英年做了個替工。替工偏偏遇到意外事件,被人擲鞋擲傳單,十分無辜。這是一樁充分顯示香港嚴重缺乏創意的事件。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因為找了九個月工作而不遂心願,要「抗議勞工政策」,跑到會場裏去向主講台擲鞋。
這個抗議行為明顯偷「橋」,從前些日子美國布殊、中國溫家寶演講被擲鞋事件抄襲過來。中東記者向布殊擲鞋是創舉,德國籍學生向溫家寶擲鞋已被輿論指偷「橋」,現在香港這個失業男人再抄襲,便更加不值錢。連為自身利益抗議都不肯動腦筋想想新點子,這種人找不到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政府部門想跟青年人溝通,就算做戲也好,應該有些創意。但卻抄了個什麼「青年高峰會議」的假大空名堂出來。
跟年青人對對話,討論一下人生理想,有何「高峰」可言?想出這個名稱的人,除了鍾情「假大空」,也欠缺常識,文化底子是一定淺薄的了。結果如何呢?結果就是令入世不深的年青人不去細究這種吹水會的老底,第一時間跟世界上林林總總「高峰會」聯想起來。但凡世界上開「高峰會」,必有大規模示威踩場,多好玩。現在香港竟然也開「高峰會」了,年青人興致一上來,也去玩一把,沒玩到曾蔭權,就把替工唐英年耍了。
自己沒有創意,只會偷「橋」跟風,什麼「領袖訓練營」,什麼「青年高峰會」,就像廣東粗語一句:「捉蟲入屎忽」,不動腦子的人,總是自己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