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各位球迷的焦點是皇馬與西維爾再演入球Show?球證過嚴將伊巴謙莫域逐出場,間接讓巴塞失分而被皇馬追上?已被接管幾乎肯定降班的樸茅獲兩連勝,成為首隊英足盃4強?還是史高斯第100個聯賽入球,助曼聯升上英超榜首?
我的焦點則有關於裁判的執法。伯明翰0:2不敵樸茅,82分鐘門前混戰時,伯明翰左閘列治維頭槌攻門,占士連人帶波已入白界,但裁判並未認定入球有效,扼殺伯明翰後上機會。
錄像輔助遭否決
近乎同時間,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在蘇黎世的投票結果,以4:2否決了引入攝影設備輔助球證執法;讓我最失望及震驚的是,投反對票者大致解釋,是不希望「人為因素」在足球比賽中消失。此解釋極礙耳,如網球的「鷹眼」、美式足球及NBA等都允許裁判翻看錄像輔助執法;只要合理限制次數,在賽事的流暢度及執法公正間已取得平衡,足球卻偏偏背道而馳。
很高興中國司法界最近對於一直存在的職業足球假波問題,終於有了正視及全面整治的決心;而「打假波」的生存方法正是各種各樣的「人為因素」,為何仍要將這個因素留在足球場內呢?
對不起國際足協,此時我第一時間想到亨利的「上帝之手」,正是「人為因素」讓表現更積極的愛爾蘭無緣晉身世界盃決賽周;反而表現平平、不值得晉級的法國,卻在南非仍然有表演機會。
今年5月份,國際足聯還有會議,將討論如何幫助裁判減少錯誤;希望屆時這些世界足球的統帥,能有更開明的提議及判斷。
丁偉傑
nowTV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