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香港人」論述炒到無限上綱上線,好像表述了四五六七八九十後勢不兩立的局面。不過,我可以肯定,香港地,總有合四代人都能異中求存的東西,打個譬如,像今年七十歲的維他奶,未飲過都聽過。各代人,倒不如從今天推出的七十款新包裝中,選一個送給不同世代的人,聊表心意,表達祥和吧。
記者:梁佩芬
攝影:伍慶泉、楊錦文
維他奶的「奶」
維他奶,英文是Vitasoy。開辦初期,英文名真是Vitamilk,1953年,當時市政局要求產品真由奶類產品製造才可以用英文「Milk」,故由黃豆煉製的維他「奶」要改英文名字以正視聽,但中文名字卻不管你用甚麼,才形成今天一奶一豆的分別。
從愛國開始 也從樽裝開始
今天,「愛國」一詞,可以非常教育化、政治化甚至妖魔化,好像已找不到好答案。若回想七十年前,愛國其實好簡單,以最廉價的大豆,足可以救國了,這正是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事迹。少年時代,羅桂祥從廣州梅縣到吉隆坡接受英文教育,與大多數華僑一樣,身在南洋心繫中國。其後到了香港,看到人人體衰氣弱,希望能改善其健康。「因為大部份中國人的腸胃對牛奶會敏感。」現任維他奶行政總裁齊松說,能以最便宜之法吸取可強身健體的蛋白質,羅先棄人奶取豆奶。初時,維他奶是天天新鮮做,用玻璃樽盛載,用單車派發至各家各戶,價錢六仙,首天只售出六樽。羅先生深信,維他奶雖是一所由華人創辦的產品,卻需中為西用,之後,開始在零售舖售賣,減低點對點派發的風險,這種拼搏精神,正代表了第一代戰後嬰兒潮的核心價值,靠雙手起家,從零開始,還懷着一股純粹的愛國心。
唔覺唔覺 包裝演變
七十年 七十新包裝
今天,三月八日,維他奶慶祝產品推出七十年,推出七十款不同包裝。創作此意念的Joe覺得我們要反璞歸真:「近年多用E-card,我們已差不多忘記聖誕卡等東西,今次希望大家將不同包裝當成一張心意卡送給朋友。」而這份祝福,有正經八百如「ILoveU,Mom」,也有惡搞如「祝你轉數快過龜速」、「Thankyou你成日俾我鬧」、「HAPPYOTNIGHT」等等,不知好嬲定好笑!
「另外,我們有一個是『想點祝就點祝』,可自創祝福語送給人!」說罷,齊松和Joe手起筆落,前者寫了「NeverGiveUp」送給囡囡;Joe則畫了個女仔背上間屋:「我送給老婆,因家中大小都由她管理,好辛苦,要表揚!」於我,最喜歡是「多謝媽咪生得我咁靚女」這一款,而朋友們請自行寫上「乜鬼你生得咁靚女」給我已可以,謝謝。
Vivian
特選《恭喜你終於嫁得出!》
「幅畫好靚,放在架上一找就見。」
Emily
特選《俾你啜啖!》
「祝福句好正,顏色又鮮艷。」
傅嘉欣
特選《恭喜你終於嫁得出!》
「個公仔好似我,戴了大眼鏡!」
Cyrus
特選《萬大事,有雙糧》
「不用說,大家一聽都歡喜。」
Man
特選《橫掂就手》
「好有喜慶感覺,似揮春,意頭又好!」
CEO齊松
特選《有我照住你個肺》
「送給公司Sales,日日畀我照肺!」
廣告人Joe
特選私伙塗鴉
「以《夠撐》為題,表揚太太的辛勞。」
「Friend祝70年」新包裝
朋友篇
同事篇
每代人有不同記憶
成為零售品後,開始人人有奶飲,四十後到九十後,都有不同回憶,如《玩味品牌2》作者古永信覺得維他奶代表了「純真的夢想」,一支熱騰騰的奶不知盛載了多少「豆芽夢」,畫面可能是在凄冷寒冬下瑟縮「已故」皇后碼頭的石凳上,與摯愛依偎……
「我正是六十年代『令你更高更強更健美』的號召下長成!」眼前的齊松先生,雖非昂藏七呎,卻有健碩身形:「到了七十年代,因市場競爭大了,我們的口號是『點只汽水咁簡單』,打正旗號賣健康。」身旁七十後的DDB公司廣告撰稿員JoeChan則印證代代相傳的傳統,從小到大的早餐都是簡單一包維他奶加一個麪包:「到我懂得看電視廣告時,已用『背影』做宣傳了,當在中文課時剛教完朱自清的《背影》,又輪到在電視上看到,相信同代人都有此記憶!」
廣告中看核心價值
廣告中,除有動人細緻的故事能讓品牌貫穿每一代,更重要是傳遞當時的社會價值,觸動人心,如七十年代的廣告用上最美麗的港姐朱玲玲和鄭文雅、港人最信任的蕭芳芳、《歲月神偷》任達華和溫拿,以「四五十後」代表努力不懈終成功的大道理;八十年代出現流行的的士高片段,在五光十色的地上轉呀轉,還有葉蘊儀、李嘉欣和翁虹等青春少艾的出現;九十年代輪到魯文傑「何時何地都想念你」、陳浩民的「背影」和陳曉東「上網識阿Wing」,以溫情和接棒做大前提,正值中英交接,用愛Sell香港,用愛留人。
最大轉變是千禧後,如「維他奶補習室」系列中教「可以搭車搭棚搭船,都不可以搭訕」,成一代潮語;「自己的路點行,梗要自己爭取」的「一小步.一進步」,以抗命和爭取為題,有心者可無限上綱。2009《StandbyMe》進一步全民參與,大玩二元創作,校園電視台、HKSingerChannel、HipHop勁Band和芭蕾舞員都有份翻拍再放上網公諸同好,發揮了重視創作為社會產業的新紀元核心價值。
經典廣告回顧
七十年代
這一代人都真如呂大樂所講已成神枱級。經典如:
八十年代
陳淑蘭曾出現在八十年代的平面廣告中。
九十年代
面對回歸Sell溫情,背影及魯文傑的「何時何地都想念你」最夠經典。
二十一世紀
潮語的阿爺級,該由「搭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