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業績與預期相近,股價只在小反覆,大市交投並不活躍,對股價無推動作用。
去年港交所盈利47.04億元,較上年減少8.3%,每股盈利4.38元,已派中期息1.84元,將派末期息2.09元,全年股息3.93元,減少8.4%,派息比率維持於90%水平。
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額623億元,減少14%,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交19.16萬張,減少15%,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交20.6萬張,與上年相若。
收益仍以受市場成交額影響的收益為主,佔總收益65%,其中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收入減8%,結算及交收費增1%,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增13%,此類收益整體仍跌3%。
發展策略有待觀察
受惠於新股上市(包括牛熊證),上市費收入增2%,出售資訊收益增3%,其他收入增7%,而投資收益淨額則跌38%,依然是業績下跌的主因。去年底涉及投資的資金為336億元,減少37.5%,債券佔38%,現金及存款佔61%,股本證券1%。港交所的投資以存款為主,市場利率仍低,對其投資收益有相當影響。
持續影響港交所業績的,仍然是成交額及投資收益,成交額增收入增加(特別是衍生產品保證金),可供運用資金相應增加,而投資收益的成效,既以存款為主,市場利率是左右收益的因素,至於新上市多少,固然影響上市費收入,亦影響成交額,理論上,上市股份增加,成交額會相應增加(實際可能有別,例如受投資氣氛所影響),因此,港交所的首要任務是尋求增加上市股份。
港交所新任行政總裁有新猷,致力使港交所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交易所,並作出架構重組以及擴張策略,包括發展人民幣產品,尋求與其他交易所合作甚至參與股權投資,這是三年計劃,並非可以短期實現。事實上,任何計劃亦非一蹴即至,特別是若干發展,並非爭取便可以實現。
現價129.7元,PE29.6倍,息率3%,年內的表現相信仍受成交額及利率變動的影響為主,如何發展,只宜視作策略,但不論任何策略,結果仍以提升業績為主,作為投資者,這是最現實問題。如有理想策略,只是稍升評價,目前條件一般,相信與大市同步,如有較佳表現,有賴發展策略成功,還得看管理層於策略及業績方面如何平衡。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