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高速騰飛,A股市場成為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渠道。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正力爭強積金(MPF)投資A股,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透露,公會早已接觸中港的金融監管機構,游說放寬強積金(MPF)透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A股,並建議以強制性供款做試點。
記者:黃碧珊 尹燕麗
黃王慈明接受訪問時表示,該會已先後接觸本港財經事務局、積金局,以及拜會內地外滙管理局、中證監等,向他們講解目前MPF透過QFII投資A股種種限制,以及MPF特性。她認為MPF可設專門通道投資A股,並建議以強制性供款做試點,未來可推廣至自願性供款。
未來延伸至自願性供款
黃王慈明指,香港從打工仔到營運MPF投資的基金經理,都對投資A股市場需求強烈,希望分享中國長遠經濟增長,這也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亮點所在。目前公會正與兩地監管機構頻密聯絡,力求消除障礙,達「雙贏」。
MPF投資A股後,港人可有更多產品選擇,分享中國經濟增長成果。另一邊廂,MPF長期穩定,90%打工仔未曾轉換投資組合,有利優化A股市場投資者基礎;對於內地服務提供者如基金管理公司、託管行、銀行來說,也會創造更多商機,因為比香港業者更熟悉內地,同時又了解國際運作,積累「走出去」經驗。
但黃王慈明表示,MPF投入A股在當前QFII機制下面臨眾多技術障礙。QFII有投資上限,與MPF的特性並不脗合;在獲得額度批准後,必須在6個月內投入資金,否則取消閒置額度,也與MPF按時供給、逐漸增值存在矛盾;QFII的資金贖回一般設有一年鎖定期,而強積金要求每日都可贖回。
藉QFII買A股遇技術障礙
有MPF受託人表示,因QFII與MPF制度有差異,實行會遇上技術困難,故暫未有MPF投資A股。此外,由於中國證券交易所未被納入MPF核准交易所名單,即使打工仔對A股有需求,受託人最多運用10%資產,投資在非核准交易所名單,惟需通過積金局審批,過程繁複需時,且未必能申請成功,認為在解決技術障礙後再作考慮。
為打工仔長遠退休所需,黃王慈明正爭取為MPF在QFII下開設特別通道。她向內地監管機構解釋MPF營運模式,「先讓雙方明白開放強積金投資A股是positive(正面的),再用innovative(創新的)方法去解決」,力求先以強制性供款做試點,建立運行模式,未來拓寬至自願性供款,這也有利吸引美國、澳洲等市場的養老資金進入中國。
當問及有沒有信心解決這些難題時,黃王慈明答道,「很難講」。不過,她透露,去年9月,中國也將QFII下養老基金的投資本金鎖定期由1年縮短至3個月,政策正在逐步放寬。
MPF藉QFII買A股三障礙
障礙:額度
QFII制度:設配額限制 強積金制度:不設限制
障礙:供款
QFII制度:獲配額後,需於半年內滙入 強積金制度:每月供款
障礙:贖回
QFII制度:最短3個月鎖定期 強積金制度:在制度容許下可隨時提出
添多元化
促增新興市場基金選擇
由於強積金為現時打工仔退休後,維持退休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黃王慈明認為除爭取強積金可投資A股,應增加強積金產品多元化及制度彈性。
她表示,積金局為打工仔「把關」,確保強積金審慎投資,惟市場基金選擇大同小異。強積金為定期定額供款,以平均成本法減低投資風險,應增加基金選擇,如市場亮點的中國及新興市場,甚至是資產類別,讓打工仔有「掌握未來」機會。
在增加基金選擇的同時,應加強投資者教育,及前線銷售員的專業性,使打工仔作出最符合個人要求的受託人及基金選擇。
而黃王慈明還提倡鼓勵增加自願供款措施,如提供稅務優惠,吸引打工仔為退休準備。
另外,建議檢討現行提取強積金制度,考慮讓打工仔在退休後,可分批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