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瀕危動物,但有國際保育監察組織發現,中國自2000年以來從南非入口了141隻白犀牛,放在野生保護區內飼養,遠比旅遊業需要的多,可能是為了取得具藥用效力的犀牛角,促請中國交代飼養犀牛的目的。
英國、歐盟欲要求解釋
野生動物貿易監察組織Traffic指,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中國養犀牛是為了犀牛角,但仍須進一步確定。該組織將會向「國際瀕危動物貿易大會」(Cites)提交報告,大會下周末會在卡塔爾開會,英國和歐盟官員已計劃到時要求中國解釋,是否准許飼養犀牛以獲取犀牛角。
全球犀牛數目近50年來大幅減少。犀牛有五個名種,三種在亞洲,其中爪哇犀牛僅餘130隻;蘇門答臘犀牛更只有300隻;印度犀牛就有2,800隻。兩種非洲犀牛中,黑犀牛有4,200隻、白犀牛有17,500隻。
數目較多的非洲犀牛被獵殺或出口的情況卻最令人關注,因為亞洲傳統醫學認為犀牛角有藥效,特別是能治瘧疾引致的高燒。而在越南,就有指犀牛角能治癌,曾有越南駐南非大使館職員因為偷運犀牛角回國被捕。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