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嘴離奇封咪到抄殺FM101,強權不斷壓制香港的批判聲音。主流傳媒十居其九「被和諧掉」,但網上電視、電台、社運網站等民間媒體已在近年冒起。MyRadio、獨立媒體、OurTV、民間電台、FM101、青台等六大新興民間媒體,每日吸納十多萬名追隨者,有的以商業營運、有的擺明公民抗命,全部政治立場鮮明,影響力不容忽視。 記者:雷子樂
最多聽眾的網上電台 MyRadio
2004年,名嘴黃毓民突以「身心俱疲,需要休息」為由封咪離開商業電台。龐大的聽眾市場,從大氣電波轉移到互聯網上。傳媒人蕭若元在一年後創辦網上電台MyRadio,至今每日有約十萬人收聽,最受歡迎的節目《恐怖在線》、《毓民踩場》,收聽人數分別為7萬及5.3萬。
蕭若元指網台賣點是沒有顧忌,「乜都開名,粗口都可以講」,「我哋喺網上廣播,唔喺大氣電波,廣管局都管唔到」,言論的空間更大。「一到7.1、反高鐵,收聽率更高,特別喺海外有好大影響力」。MyRadio以商業模式營運,成功吸納網上廣告,iPhone等手機已可收聽,並將透過數碼機頂盒推出高清電視廣播。
公民抗命照顧最基層 FM101、民間電台
網上廣播可突破言論封鎖,民間電台、FM101仍堅持透過大氣電波發聲。FM101參與者梁穎禮解釋,長者、窮人等弱勢社群,難透過互聯網接觸資訊,FM廣播能照顧到最基層的一群。「如果區內補鞋伯伯、清潔嬸嬸可以聽到社區資訊,知道邊個街市有平嘢賣,咁就有福啦」。
懷着這信念,他去年12月在觀塘區開始「非法廣播」。區內的工廠大廈是BAND友集中營,節目內容以文化、音樂藝術為主,「政治反而較少講,我哋公民抗命呢個行動本身就係一種政治」。
「非法電台」由5萬元資金起家,近日被電訊管理局抄家,失去價值約2.5萬元的器材。
梁穎禮打算拒交罰款,「阿牛嘅民間電台開咗4年,判咗罰4萬唔留案底,咪當1年1萬嘅牌照費,令到廣播變相合法,凸顯呢條法例嘅無聊!」他期望地區電台會遍地開花,有朝一日能在天水圍開設FM101第二台。
網上電視悄悄起革命 OurTV
免費電視台被網民嘲諷為CCATV、CCTVB,網上電視台正悄悄起革命,改變觀眾看電視的習慣。去年三月投入運作的OurTV,網站至今累積到214萬人瀏覽。OurTV以論政節目為主打,以立法會議員劉慧卿、長毛梁國雄、黃毓民、80後社運人士陳景輝等星級主持,快速吸納了一群忠實觀眾。
有製作人透露,劉慧卿的節目《議會內外》每每能吸引到報館記者到場採訪報道,陳景輝主持的《政治解毒》,卻最能吸引一群90後的「社運嬰兒」。
大型社運令收視激增 獨立媒體、青台
每逢大型社會運動,民間媒體的瀏覽量都會激增,網站獨立媒體是最明顯例子。獨立媒體編輯部成員林藹雲表示,網站現時每日約有逾1萬人瀏覽,反高鐵一役,瀏覽量增至每日逾二萬人,「好多以前寫落但最初冇乜人睇嘅報道,例如菜園村故事,喺嗰期都有好多人去睇。」另一個在去年啟播的網上電台「青台」也以年輕聽眾為對象。青台負責人楊匡表示,網台每日瀏覽人數由200人至逾2,000人不等,反高鐵期間,收聽率最高。
新興民間媒體簡介
MyRadio
運作情況:網上電台,啟播近5年,每日逾十萬人收聽,黃毓民、蕭若元節目最受歡迎,商業營運,接近收支平衡
民間電台
運作情況:以FM102.8「非法廣播」,4年內收到百張傳票,拒交罰款公民抗命
FM101
運作情況:去年12月啟播,以地區廣播、服務基層為旨宗,堅持透過FM廣播公民抗命
青台
運作情況:去年12月啟播的網上電台,對象為年輕人,每日收聽人數由200至2,000不等
獨立媒體
運作情況:成立五年,以推動社運為宗旨,文字報道為主,反高鐵抗爭期間,每日高達2萬人瀏覽
OurTV
運作情況:網上電視台,以長毛、劉慧卿、陳景輝等名人主持作招徠,成立近1年累積逾200萬人瀏覽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打破壟斷
爭取開放大氣電波發聲
民間電台、FM101以公民抗命爭取開放大氣電波,政府計劃在香港電台數碼化後撥出部份廣播時段作社區廣播以回應訴求。有民間媒體指出,新港台日後會有「太上皇」顧問委員會把持,難以獨立自主。
港台撥時段未解決問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去年十月發表公眾諮詢文件曾提到民間參與廣播事務。文件指,社會上一些界別強烈要求開放大氣電波,建議新的港台撥出部份廣播時段,和用以發展數碼服務的部份資源,提供平台供社區參與廣播之用。
FM101參與者梁穎禮認為有關建議不能解決問題,因諮詢文件同時建議港台設立顧問委員會,以加強港台管治和問責。廣播處處長黃華麒曾形容與委員會的關係是「好朋友」,「好難令我哋相信有言論空間」。但他支持港台多撥時段,為少數族裔提供廣播。
網台MyRadio負責人蕭若元則認為,民間電台的公民抗命義意不大,因手機已可接收網台廣播,「唔明要攞個牌嚟做乜」。
資金來源
民促會高德禮捐錢支持
搞傳媒難免「燒銀紙」,民間媒體也不例外,除MyRadio以商業模式營運,其他的媒體分別以月捐計劃、自掏腰包等方式掙扎求存。部份民間媒體,背後全靠一名近年積極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外籍人士捐錢默默支持。這位「民間媒體大亨」,就是香港民主促進會副主席高德禮(GeorgeCautherley)。
經費來自小額月捐
據了解,OurTV及青台部份資金,都是來自高德禮的捐贈。高德禮日治期間在香港出生,在英國接受教育,六十年代返回香港,從事藥物生意。高德禮以香港為家。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06年參選立法會補選,他曾私人捐出30萬元以示支持。他在08年獲英女皇頒授官佐勳章(OBE)。
其他民間媒體要生存則各師各法,獨立媒體約七成經費,來自百多名支持者的小額月捐,另外申請法國天主教會的基金。FM101的資金只有五萬元,營運經費靠參加社運時拿着捐款箱到處「籌旗」,及參與者自掏腰包「倒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