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200億元的廣州亞運會將在今年11月舉行,但總理溫家寶今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拒絕提及,這是他連續六年無視廣東、廣州的官員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呼籲,拒絕為廣州亞運背書,或許有人願意在他與廣東官員的關係上做文章,但筆者更希望對申辦亞運蠢蠢欲動的港府從中看到警示。
廣州在2004年取得第16屆亞運會主辦權,此後年年要求將辦好亞運會納入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彰顯國家的重視和廣州的地位。溫家寶2007年的報告提及要做好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的籌備工作,未提及廣州亞運會,引致廣東官員炮轟,但報告修訂時並未採納他們的意見。今年,溫家寶的報告強調要「把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采、難忘的盛會」,但完全忽略了廣州亞運。
廣州市長張廣寧曾多次公開表示不滿,指「廣州舉辦2010亞運會的全部文件都是溫家寶總理親自簽發的」,舉辦亞運會「絕不單單是廣州的事情,還是全國的大事」。廣州市政協主席朱振中去年更炮轟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隻字不提廣州亞運會,指中央對亞運會重視不夠、宣傳不夠。
免助長爭辦國際賽事風氣
溫家寶堅拒在國務院的工作報告中提及廣州亞運會,顯然是將廣州亞運會定位為地方政府的舉措,不能與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相提並論。外界相信,溫家寶是不願助長地方政府爭辦國際賽事的風氣,因為藉舉辦國際賽事大興土木、大造輿論,已成為地方官員的政績工程,但令北京擔憂的不只是勞民傷財,還有因北京奧運衍生的保安問題。
在北京為內地城市爭辦國際體育盛會降溫之際,香港一些官員卻因為港隊偶然獲得東亞運的足球金牌而沾沾自喜,誇下海口要爭辦亞運會。以香港的財力及體育水準,真的值得如廣州花費數千億元去辦一場國際運動會嗎?港府官員想為自己臉上貼金時,應先想想溫家寶的態度所帶來的警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