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東亞運動會香港足球代表隊勇奪冠軍,在較高水平的東亞足球錦標賽卻捧蛋還原。港府決定由坐擁龐大賭波收益的馬會開動大水喉救足運,在將軍澳開辦足球精英訓練中心,有6至8個足球場,把全港甲組足球隊、港隊及各個青少年級別精英代表隊集中訓練。馬會將全力承擔巨額建造費及為日後營運包底。
甲組球隊集中訓練
民政事務局聘請的顧問已完成香港足球發展研究,本月中向立法會滙報。顧問指出,本港足球運動欠缺訓練場地,是本地足球水平長期未能提升的主因之一。即使甲組足球隊,以及近年興起的地區球隊,例如沙田、大埔及天水圍飛馬,大多是租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球場,球場卻另需租給其他團體和學校使用,故甲組足球隊可用時間不多。香港足球代表隊和青少年的代表隊,也同樣沒有完善的訓練設施。
顧問建議,本港建造一個大型足球精英訓練中心,將全港甲組球隊和精英球員的訓練集中一起,每支球隊每日都可在中心內操練。集合各甲組隊精英球員的香港代表隊於出賽前也會在中心內集訓。其他各級青少年代表隊,中心也成為他們的訓練學校。
設於將軍澳堆填區
中心將設於將軍澳康城港鐵站毗鄰的堆填區修復土地上,規模龐大,有6至8個足球場,又附設配套設施,包括體能訓練及會議室等,教練與球員可在中心內開會檢討訓練;研究賽前戰術部署及賽後檢討等。當球場有空檔,亦可出租給其他團體或外隊,以補貼中心的運作開支。
中心的建造費約數億元,而日後運作也需長期補貼,故港府已邀請馬會承辦整個項目。馬會預計會成立一間獨立公司營運該中心,香港足球總會則提供協助,安排教練及訓練。
足總前主席、現任董事余錦基表示,他曾接獲政府顧問的諮詢,他建議其中兩個球場是真草球瑒,其餘是成本較輕的人造草場,因人造草場建造和保養費均較低,但使用次數較多,即使下雨仍可使用,這才能配合訓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