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環一個三姊弟家庭,涉嫌以出售正貨一半的售價,傾銷偽冒的肝病中成藥「片仔癀」,海關早前放蛇買得假藥,至日前直搗三姊弟用作假藥倉庫的寓所,從廚房、廁所撿獲1,135盒假藥,市值約136萬元。海關指假藥懷疑來自內地,雖然無毒,但沒有藥效,呼籲市民光顧商譽良好的藥店。 記者:周志鴻
海關商標調查組指揮官蔡自然稱,行動中撿獲的1,135盒片仔癀中成藥,跟正貨一樣每盒內有10小盒,每小盒內有一粒成藥,正貨每盒售2,500港元,平均每粒售價250元,但該批假貨則每盒僅售1,200港元,估計已有小量假貨流出市面。
海關接報放蛇拘三姊弟
蔡自然指正貨片仔癀包裝紙盒上有多項特徵,正貨紙盒印刷精美,字體清晰,最大特徵是盒面右上角印有北京總代理電話標籤,撕去標籤後可見盒面印有16個數字獨有編碼,買家可致電該電話及輸入編碼確認真偽,而每個小盒的盒面亦印有同類標籤及國家野生動物管理局防偽標籤。
海關上周接獲線報,指有人在上環販賣偽冒醫治肝病的中成藥片仔癀,經一星期調查,海關發現假藥黨大本營位於德輔道西一住宅單位,集團行事小心,只經熟人介紹賣藥,絕不公開向藥行兜售。
海關商標調查組人員稍後經中間人接洽假藥黨,成功放蛇以1,200元買到一盒冒牌片仔癀,經本港代理檢定是假貨便部署拘捕行動。至上周四,關員趁假藥黨成員外出時入內調查,從單位廚房、廁所及房間找到1,135盒冒牌片仔癀,市值136萬元。
假藥雖無毒恐不具療效
行動中,海關拘捕涉嫌經營假藥的三姊弟(年齡19至29歲),上址為三人寓所,假藥來自內地,正追緝集團主腦。經化驗後初步發現假藥無毒,但相信不具治病功能。
片仔癀是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公司網頁聲稱該藥處方屬國家機密。片仔癀源自400多年前的明朝太醫秘方,其後太醫到閩南漳州出家當和尚,令這宮廷秘藥流入民間。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片仔癀對因肝熱引致肝疾具療效,內地北方人及日本人會專程來港採購,因採用牛黃、麝香、蛇膽及田七等名貴中藥製成,因此售價高昂。
真假片仔癀——比較
1.正貨印有「國家野生動物管理局」的防偽標籤,假貨沒有
2.正貨盒面右上角標籤印有北京代理電話,揭開標籤後盒面印有16個數字編碼,假貨兩者均沒有
3.正貨盒面左上角的金獎印章印刷清晰,假貨印刷模糊
4.正貨盒邊防偽標籤清晰,假貨標籤模糊
5.正貨藥廠名稱等中英文字印刷清晰,假貨印刷模糊
資料來源:海關商標調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