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美國聯儲局的褐皮書指出,2月份經濟活動只溫和改善,勞動市場仍然疲弱,市場對經濟復蘇力度存疑。對投資巿場來說,溫和的復蘇步伐並非壞事,最少不用擔心高通脹會迫使聯儲局大幅加息,但投資者又要面對多一年的低息環境。
混債基金息高平穩
聯儲局是否加息,需考慮通脹上升的潛在風險,及高失業率下國民的承受能力。1月份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回落,顯示通脹未見升溫,花旗分析員預期今年美國失業率徘徊於9%以上,短期內聯儲局欠缺加息條件,待至第四季才會啟動加息周期,聯邦基金利率料由0.25加至1厘水平。
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本港利率走勢大致跟隨美國。3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現為0.13厘,儘管第四季有機會跟隨美息回升至0.45厘,但仍屬低水平(見圖)。投資者在低息環境中要增加利息收益,但又希望有穩定回報,不妨留意債券和外幣投資。
經濟和企業盈利改善,有助強化企業的現金流和降低違約率,在投資級別的企業債券中,10年期美國BBB及A級企業債券,孳息率分別達5.9及5.2厘;至於非投資級別的高息企業債券,投資風險稍高但息率也較高,以BB級(比投資級別低一級)企債為例,息率達7.7厘;B級(比投資級別低兩級)則有8.8厘。
現時高息債券的信貸息差處於680點子,高於長期平均541點子,違約率回落可望使信貸息差再收窄。透過同時投資非投資及投資級別債券,混合型債券基金在爭取較高回報的同時,亦有望控制回報波幅,屬低息期的平穩之選。
加息預期澳元向好
至於高息貨幣,澳元或有較大優勢。上周二澳洲央行再加息25點子至4厘,花旗料澳洲年內或加息至5厘,可能屬主流貨幣中最高息。息差優勢有望擴闊,亦增加澳元上升動力,兌美元已在0.8735靠穩,並在90美仙附近爭持,短期有機會上試0.9072至0.9155阻力;兌港元方面,投資者可考慮在6.78吸納,上望7.04至7.10。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