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言:第二心臟 - 雷雄德

博士之言:第二心臟 - 雷雄德

「馬拉松長跑」是現代奧運會的象徵,上周舉行的本港國際馬拉松賽事,又再一次打破歷屆參與總人數的紀錄,亦掀起了港人對跑步運動與身體健康的關注。
自古以來,「跑」本身就是人類的生存技能。運動科研學者常把「跑步」稱之為「有氧代謝運動之王」。人體共有約630塊大大小小的肌肉,而跑步所需要使用的肌肉塊有超過9成。透過持續跑步,身體大部份的器官功能都可以得到改善,尤其是心臟。原因是跑步須靠雙腿的大塊肌肉,而肌肉又須要大量含氧的血液,於是便促使心臟肌肉劇烈收縮,把更多的血液泵到雙腿,所以「雙腿」也被稱之為「第二心臟」。
跑步是一種極有益身心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心臟的健康,對身體血液循環有極大的裨益。經常進行每周3至5次有氧運動,能夠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運動科研發現,進行跑步時,身體攝取氧氣的份量比靜坐時高出8至12倍,這樣不但可以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更能有效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控制適合的體重,紓緩日間工作壓力;而且對預防骨質疏鬆症、肌肉退化、高血壓、冠心病及部份癌病等「慢性都市病」有積極作用。
預計明年本港國際馬拉松賽,參加人數將再一次出現新高。我十分尊敬參與馬拉松的每一位朋友,更佩服你們實現自我的勇氣!馬拉松長跑的精神,必定會帶來無限的喜悅!跑手們,加油!
文:雷雄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