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配合下,地產商補充土地儲備更積極。不過,地產商以「麪包」價買入「麪粉」,很多人的結論是,地產發展商看好後市,樓市前景亮麗。可有想過這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
以往大家以地產商買地的積極性來衡量後市,原因是地產商擁有大量的資訊,加上具行業知識,他們看好後市,那樓市應該差不到那裏。
高價投地原因多
不過,筆者卻有另一個看法,只要看看全球主要城市的地產商行徑,個別地產商看法正確,但整體來說,似乎錯多、對少。何解?要知道,看好樓市本來就是地產商的天性,否則他幹嗎要從事地產行業?
那麼為何地產商會高價投地?就以最近新地(016)高價投得將軍澳地皮為例,新地在元朗新盤YOHOMidtown賣個滿堂紅,大筆資金回籠,補充「麪粉」時自然可以寬裕一點。加上拍賣的地皮旁邊,正是新地早年以較低價購入的地皮,大可「溝淡」今次買入的地皮平均價格。有這些原因,新地積極投地,又是否能作為對後市的指標?
總括來說,大型賣地、投標項目中,即使地產商賣力參與,積極出價,但這對後市的啟示僅在於──「地產商看好後市」,至於後市是否代表一定好,又是另一個話題。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