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乃資訊科技產業的大趨勢,在投資市場也是一個當炒的新概念。尤其經歷了2009年的經濟衰退,全球的資訊科技決策者也傾向成本效益,並開始對標榜節省開支的雲端運算服務採取開放的態度。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報告,未來數年,雲端運算產業將達到17%的增長,預計到2013年收入約有140億美元。
雲端運算產業很多元化,面向消費者的雲端運算服務,以網上電郵如Gmail最廣為人們熟悉。一般而言,網上電郵的服務基本上免費,當儲存量超過一個指標,便要向服務供應商付費,此外供應商亦會在網上電郵內賣廣告賺錢。另外,由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其他免費雲端服務,例如社交平台Facebook、影片網站YouTube、文書處理GoogleDocs、網絡相簿Flickr及即時通訊服務GTalk等,大都以互聯網廣告模式賺錢。另外,在瀏覽器內運作的網上遊戲,例如Facebook遊戲亦算是雲端服務的一支異軍。
至於面向企業客戶的雲端運算服務,以AmazonWebService為例,它向企業提供雲端運算、內容傳遞、數據庫及儲存空間等公共雲(PublicCloud)雲端服務。其他的公共雲服務供應者還包括Microsoft的WindowsAzure、GoogleAppEngine等。一般公共雲都是按量付費(pay-per-usage),加上硬件設備都由供應商提供,企業即使擴展規模,也不用擔心硬件投資。
不過,不少傳統企業基於安全的考量,對雲端運算服務持保守態度,例如企業不放心把敏感的財務資料放在雲端,以免資料外洩予競爭對手或政府機關。因而,在公共雲之外,市場上亦有私有雲(PrivateCloud)服務,好讓企業通過虛擬私有網絡(VPN)把原有的IT系統連上到供應商。
香港雲端產業
雲端運算沒有國界的限制,供應商可接觸全球互聯網使用者。本地雲端運算業者不多,其中最成功的要數Facebook遊戲出版商6waves,他們推出《開心農場》、《義氣仔女Online》和《開心水族箱》都是膾炙港人的遊戲,6waves因此名列全球最受歡迎Facebook遊戲開發商第7名。
互聯網供應商(ISP)是另一支雲端運算產業的生力軍。主攻中小企市場的九倉電訊,近日推出以「十全網」計劃,提供10GB頻寬及雲端服務,副總裁潘錦堂指,他們的雲端服務與其他環球供應商最大分別,在於能提供直接客戶服務,現階段「十全網」最大收入來源,仍然是10GB頻寬。
科技觀點:選供應商兩大考慮
記:記者
梁:新媒體技術顧問梁景陞
記:使用前應考慮哪方面?
梁:雲端服務一般可分為運算和儲存空間兩種,企業選用的若是雲端運算服務,首要考慮是服務供應商系統基建的穩定性。若是儲存空間或內容傳遞(例如AmazonS3)的雲端服務,還要額外考慮地區的因素。以一家香港企業為例,若使用服務的前線員工和顧客大部份身處本地,那麼選擇環球雲端服務供應商並非一個最有效率的決定,相反採用本地互聯網供應商提供的類似服務,可免卻不必要的海外頻寬用量,而且服務質素亦比較穩定和有保證。
話你知:雲端運算是甚麼?
所謂雲端運算,即讓企業或消費者透過互聯網,直接利用網頁瀏覽器,使用不同的軟件應用,一般而言,它的範圍可從一般應用軟件至複雜的商業方案。資料存放於遠端的數據中心,集中管理,不會像傳統桌面運算分散儲存在用戶的電腦。
舉例說,傳統的做法,一間擁有大量照片的飲食資訊網站公司,需自行管理網站上大量的照片內容,亦要耗費巨額購買伺服器硬件、租用數據中心及聘請資訊科技管理人員。在雲端運算,飲食資訊網站可以使用雲端儲存服務,把照片交予雲端服務供應商管理,毋須自行購買硬件,也不用聘請資訊科技管理人員,只要每月按流量付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