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顯著下跌,主要因為投資者擔心兩會期間會有不利消息,內地股市大跌超過2%,為港股蒙上重大陰影。不過,內地股市在春節後累積巨大升幅,昨日借傳聞作出回調,投資者實在不用過於緊張。
港股昨日的跌勢其實並不全面,除了內銀股經過一輪急升後出現調整,以及中移動(941)因為收購浦發銀行而顯著回落外,其實有部份板塊仍錄得理想升幅,部份食品股及體育用品股,昨日走勢十分理想,因為市場普遍相信,在兩會期間,這些股份應該可以繼新能源股之後,成為受惠政策扶持之板塊,尤其是中央對於外圍經濟仍然有極大戒心,所以加大內需去達致經濟平衡,絕對是未來國策之大方向。
在眾多內需股中,我較留意食品股,除了國策因素外,隨着供應等問題逐步凸顯,食品價格今年仍會處於上升趨勢,逢低吸納食品股,風險有限。
中澱形成上升軌
個股方面,早前以每股1.40元配售2.77億股的中國澱粉(3838),可以重新留意。事實上,在配股過後,中澱之股價持續在1.20至1.40元間徘徊,近日開始形成上升軌道,只要突破1.40元,應可再上試1.70元,走勢似乎正在好轉,亦反映出市場已消化集資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雖然早前集資之金額,集團並沒有公佈用途,但估計3.8億元資金應會預留作擴充之用,從而提升產能,配合日後發展。
中澱去年玉米的銷售量,應可增長超過3成,雖然上半年的平均售價有所下跌,影響盈利表現,不過由於價格已在下半年回升,應該可抵銷有關之負面因素,同時為中澱之毛利率帶來支持。
另外,集團的賴氨酸銷量應增加超過5成,加上其他副產品(包括蛋白粉)銷量亦可望上升超過1成,所以集團絕對有擴充產能的需要。2010年中國澱粉之盈利,可望錄得雙位數字之增長,預期PE可望降至20倍水平,估值變得吸引,現價吸納風險不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