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多個投資研討會中,筆者說笑地與投資者談到近期港股正處於「大頂鬥小底」形勢,事緣恒指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間,已形成了一個長達3個多月之大型頂部下跌形態。此外,隨後恒指亦在1、2月間逐步形成一個相對較細小的底部上升形態,因而便呈現了一個大型頂鬥小型底的走勢。
基本上,這個大型頂部形態,大戶用了3個多月時間在高位派貨及累積淡倉,照理應該不容易在個多月時間,單憑這個小型底部形態便能消化了高位累積的沽壓。
在力度方面,這個底部形態有點不足,除非有其他突發利好因素,例如在近日業績公佈期,看看有沒有個別股份業績亮麗,或兩會可有利好消息等,為這小型底部增加向上的推動力。
恒指自周一以上升裂口衝破頂部形態的頸線(大約20700-20800間),惟當日大市的成交只得670多億元,略嫌力度不足,故短期宜留意能否穩守頸線,否則便可能是一次走勢陷阱了。
中冶技術走勢轉強
假若這個小型底部成功飆升,以量度升幅計算,其目標大約為22100多點,與恒指在1月13日於22012-22192點間留下的下跌裂口相近。
另一方面,據內地報道,由於九三學社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交的「關於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已經被列為會議一號提案,因而觸發內地A股市場再度關注環保節能等相關股份。在港股中,昨日除了見保利協鑫(3800)、鉑陽太陽能(566)等股份以龐大成交急升外,其他環保概念股,例如筆者較為喜愛的光大國際(257),近期亦已連升3日,短期且看能否衝破1月高位4.48元。
上周在投資研討會中,筆者談及的陽光能源(757),昨日亦已突然開車,個別朋友宜候機獲利,不要太貪心。
中國中冶(1618)是近期經常被問及的股份,此股自上市以來便一直跌、跌、跌,直至4元水平才開始找到初步支持,不知是否與恒生H股指數將於3月8日正式加入中冶作為成份股有關。
近日中冶的走勢頗強,已先後升破10日、20日及50日等平均線。從走勢來看,短期有機會上試4.75-5元區,但若要重返招股價則確有難度,尤其是中冶A股的上升力度相對不足,終究對其H股構成阻力。同時,提防月底可能出現之高位回吐壓力。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