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科學園金蛋日前正式命名為高錕會議中心後,聖若瑟書院昨日也宣佈將高錕求學時期的上課地方、現已列為法定古蹟的北座校舍命名為「香港聖若瑟書院高錕樓」,以表揚這位校友以光纖發明改變世界,並取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驕人成就。
三角球場回憶深刻
位於港島堅尼地道的聖若瑟書院現存北座及西座兩幢戰前樓宇,前身為德國會所,直至書院1918年遷入才改建為校舍。北座及西座兩幢校舍2000年列為法定古蹟,現時北座為初中學生上課地點,樓高四層兩側建有鐘樓,頂部則有塔樓。
高錕昨回母校出席命名禮,他表示十分欣喜,並與在場900名師弟見面及握手,一起合照。除了北座校舍每個角落充滿高錕的舊日足迹及回憶,1952年畢業的他指校舍對開的三角球場,原來也是他對母校其中一個最深刻的回憶。由於高錕及太太黃美芸只想靜靜地與學生分享,故昨日沒有通知傳媒採訪。他在校內逗留約45分鐘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