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某些舊物,如數年前在日本大受歡迎的《交響情人夢》,用愛情和搞笑混和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典音樂,竟製造一場「ClassicalMusicBoom」,屹今未熄!反而主角千秋和野田妹的愛情,卻真如泡沫,忽高忽低,不知何時能有完美的最終章!
記者:梁佩芬
攝影:陳盛臣
場地:半島酒店
武內英樹
導演,代表作有《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電車男》等,亦是《交響》電視劇導演。
若松央樹
監製,作品有《電車男》、《交響情人夢》電視劇和《風之花園》等。
將麥當勞變中國菜
這數天,對電影《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電影版前編》的集中力全在主角「千秋真一」玉木宏和「野田惠」上野樹里身上,忘了戲中的無形之物──古典音樂,導演武內英樹和監製若松央樹卻比誰都清醒,仍希望大家多留意交響曲,不只是「情人」和「夢」。
武=武內英樹
若=若松央樹
記=記者
武:小學開始,父母已教我欣賞古典音樂,家中有柴可夫斯基、舒曼、巴哈、貝多芬、莫札特等唱片多達三百張,可惜沒有學樂器。
若:可惜?可惜我毫無興趣,因為很悶。
武:因為有不錯的音樂背景,拍攝電視劇時,我能很快選擇適合樂曲,原來就算放下多年,亦能重燃興趣。
若:的確,自電視劇在06年播出後,日本掀起一股「古典樂泡沫」,最記得當年立即有場貝多芬演奏會,門票瞬即沽清,熱潮4年下來仍未減退。古典樂正是耐聽,不同年齡人聽同一首曲有不同感受,而你在不同階段聽亦有不同領會。
武:能從自己作品中將古典音樂推至另一階次,正是故事中奧山真澄(「暗戀」千秋定音鼓手)說:「自己的世界要靠自己改變」的道理,有點像把麥當勞漢堡包餐弄成一頓高級的中國料理般,很有成就感。
導演如指揮 負責混合
電影世界裏,導演和監製如交響樂團的指揮般,要創作又要管理,磨合團隊。戲中千秋王子又再臨危受命整頓法國盧馬列管弦樂團,磨合一輪才明白:「不要光吐自己的心聲,也要聽聽別人的話」的管理哲學,正如鋼琴家演奏不能只有自己風格,還要顧及作曲者想傳遞的訊息。
若:哈哈,身為一個監製,我所做的很簡單,就是「聯誼」!
記:就如竹中直人飾演的休得列傑曼,常常與樂團人聯誼喝酒?
若:沒錯!清酒是最有用的東西,可緩和現場氣氛,今次拍攝陣容龐大,留在外國的時間又長,放工後,總要輕鬆一下!
武:我可比較麻煩!片場內有兩種不同類型人,一是比較嚴肅,負責音樂部份;另一些是專搞爛Gag的,當前者在思考音樂時,這幫人常弄出笑聲打擾場面,當然,未到互不相讓地步!
若:情況如性格輕率自由的野田妹和嚴謹優良的千秋,只需兩人找到平衡點,便可相處下來。
千秋野田 不該在一起
電影故事如交響樂章,在對白和音符背後,有些地方會坦白流露所思所想,另一些往往被華麗遮蔽了,演出者和觀眾還要透過幻想來領悟才能明白箇中神髓。千秋和野田的愛情故事,背後是甚麼樣的謎呢?
若:他們二人,一開始就是互相競爭,雖不在同一平面上,只要一方做多一點點,另一方又會鞭策自己向前多一點。
記:但今次電影的結尾,野田妹以為與千秋已很接近,其實仍很遙遠。
若:當你與所愛的人,明明是同步而行,一天發現,他已走得很遠,有時並不是他進步了,或者是你退步了!野田和千秋,將「夢想」和「愛情」融合一起,他們在追逐音樂上成就的同時,還在追求對方愛自己,不應該吧,分開兩者,才會快樂。
武:二人根本不應在一起,只是在起跑線上,野田妹已看不見千秋的車尾燈,兩人分屬兩個星球的人,我完全不明白千秋怎會愛上野田!
電影背後
原著:銷量突破三千萬
原名《NodameCantabile》(如歌的野田妹),作者二之宮知子,銷量3,200萬冊。
原地:維也納著名場地
電影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法國取景,開場時,千秋已在維也納愛樂協會金色大廳(WienerMusikverein),是維也納著名的新年音樂會表演地。
原彈:郎朗做野田妹
野田妹為在升級試奪最優秀名次,演繹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背後代彈者竟是郎朗。為配合野田「暴走和不受限制」式路線,他嘗試突破傳統風格,並笑說:「可能會觸怒莫札特」。
原曲:30首交響樂曲
電影中有30首交響樂曲,如柴可夫斯基的《序曲「1812年」》、拉威爾的《波麗露》、貝多芬的《A大調第7號交響曲作品92第一樂章》、蕭邦的《E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1第一樂章》等。
原團:五國語言大混亂
導演找了十位懂音樂懂日語懂演戲的外國人當盧馬列管弦樂團的團員,如飾演首席小提琴手西門(圖右)的ManfredUdats,本身在日本做德語繙譯,又懂小提琴。可當他們要用第二語言說對白時,演技生硬,最後每人講自己的母語,令片場出現英、法、意、德及日語。其餘團員是捷克布爾諾交響樂團的駐團演奏家。
原屋:台灣官員大宅
野田與千秋在巴黎居住的大宅,其實是台灣駐法人員的住宅,免費提供拍攝,條件是在片尾列鳴謝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