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巨資打救浦發行 辯稱拓移動商貿中移遭狂轟不務正業

斥巨資打救浦發行 辯稱拓移動商貿
中移遭狂轟不務正業

【本報訊】中移動(941)昨首次承認,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就認購後者的新股及戰略合作事宜展開初步協商;董事長王建宙表示,入股是希望大力發展移動商貿。但消息令市場譁然,質疑動用巨額資金入股以拓展該業務是否值得,是否沒有更便宜、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如成立合營公司拓展業務。 記者:黃偉強

投資者擔心若此例一開,缺水的內地銀行會向資金充裕的央企或國企招手,尋求協助。有證券行已表示,考慮調低中移動的投資評級。該股昨收報74.65元,跌2.42%。

斥400億元入股20%

雖然交易何時完成、涉及股數與具體作價尚未透露,但內地傳媒報道,中移動將透過廣東分公司動用4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購入約22億股浦發行新股,佔擴大後股本20%,若成事將是首次有內地電訊公司入股內銀。分析指出,中移動以上市公司而非母公司入股,是因國資委規定,央企不能投資非主營業務,作為運營商的中移動以財務投資者身份入股的難度較小。
被問及入股是否「不務正業」,王建宙昨在北京透過視像會議回應時並無正面評論,只表示入股是希望大力發展移動商貿,情況就如本港的八達通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型金額交易一樣。為增加說服力,他透露,過去兩三年在重慶、湖南、上海及廣東,與大中型銀行合作開展服務後,越來越發覺需要金融界的深度支持,故才進行戰略性洽商;此外,海外如日本及韓國亦有電訊企業進入金融業的先例。資料顯示,韓國SKTelecom去年入股當地的HanaCreditCard。
他又形容,今次中移動發展移動金融業務,是繼公司早年拓展農村市場後另一重要發展。
王建宙強調,未受任何壓力要入股浦發行,除浦發行外,並無與其他內銀磋商入股,亦無其他收購目標。入股浦發行後,中移動不會參與其業務營運,未來仍會與其他銀行按一般商業性合作,拓展移動商貿業務。
問及為何以上市公司而非母公司集團入股?王建宙解釋說,以母公司或上市公司入股主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次上市公司進行因可起協同效益。過往中移動是由母公司收購巴基斯坦業務及入股鳳凰衛視(2008),而上市公司則收購本港的萬眾電話。至於入股會否影響日後派息,他指中移動不是公用股,他關注的是如何令公司維持高增長及提升每股盈利。

浦發行失火,中移動卻化身消防員救火,被指不務正業。

高盛:入股有負面影響

高盛批評入股的策略性需要低,因中移動與銀行間的商業合作早已開始,海外同業拓展移動商貿時亦無入股銀行的迫切性,入股一間小型銀行只會令中移動與其他銀行的合作複雜化;此外,國資委亦未必歡迎中移動偏離本業發展。報告認為,入股對其股價會有負面影響,特別是投資者擔憂其資金運用策略。
麥格理的報告直指有關計劃不可靠,因手機付款只佔中移動營業額0.1%,不認為入股一間區域性銀行對其發展移動商貿的全國性佈局有重大作用。雖然入股後,中移動仍維持淨現金流,但該行認為,收購將減低股東回報率前景。截至去年6月底,中移動淨現金達2213.9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