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在美國買ETF較着數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在美國買ETF較着數 - 譚紹興

昨日筆者在本欄談到,在美國股市買賣於當地股市掛牌之ETF的情況後,收到不少讀者的email查問,今日不妨再談一談。早前財政預算案雖然建議豁免持有港股比重少於40%的ETF之印花稅,但筆者認為其效用平平,曾司長在考慮上稍欠周詳。
首先,現時本港的投資者若在美國股市買賣當地的ETF,基本上只需支付佣金及其他,不用支付印花稅。此外,在美國股市的ETF,可供選擇的種類較本港股市為多,好像本港現時尚未推出可以「看淡」的ETF,但美國卻有不少,例如看淡道指的ShortDow30(DOG)、看淡納指的ShortQQQ(PSQ)及兩倍看淡新華25中國指數的UltraShortFTSE/XinhuaChina25ETF(FXP)等,它們會因追蹤的指數下跌而受惠。由於沒有期限,省卻到期時要掉期之問題,方便長期看淡的投資者。當然看錯市一樣會輸錢,正如ShortDow30ProShare是看淡道指,便由去年的90美元高位跌至近日的50餘美元,跌了4成多。

種類繁多費用低

另一方面曾司長雖然豁免持有港股少於40%的ETF之買賣印花稅,但ETF基金公司在買賣相關港股時,一樣要支付印花稅,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投資者在買賣這些ETF時,雖然不用支付印花稅,但基金公司已經「畀咗」,自然會在管理年費等費用方面向投資者取回,故投資者雖然不用支付印花稅,卻有可能支付略高的管理年費。
由於美國股市並沒有相關印花稅,故投資者在買賣美國上市的ETF,除了交易成本較低外,亦可能享有較低之管理年費及其他費用。
筆者經常有買賣在美國及本港上市的ETF,以用家心態衡量,很多時感到不少冷門的ETF,它們在美國的莊家「出價」,較為合理,筆者大都能順利完成交易,尤其是在一些較波動的時刻。
不過,大家在買賣美國股票或ETF時須注意,美國政府是會收取大約30%之非居民的股息作稅項,即100美元股息便唔見咗30美元,所以最好選一些無股息或股息較低之美股或ETF。同時「切記、切記」在買賣美股前,必須先行填好及交回一份名為「W-8BEN」的表格,並在到期時重新填寫,以享有非美國居民之稅項優惠(註:基本上無優惠,只是畀少啲)。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