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版報導《先知》橫掃法國凱撒獎,列出傾巢與會的星星名字,末了竟然以一句「除了一班地頭蟲」概括,筆鋒一轉寫伊士活之子代父領獎。唉,關起門來是嬌貴的影后影帝,落在視野廣闊的外國記者眼中,就變成面目模糊的「一班地頭蟲」,悲涼啊!人家謝勒狄柏度假假地也算戰績輝煌的國際明星呢,一度是跨國製作賣片花的信譽保證,瑪莉安歌迪雅更剛剛得過一枚實至名歸的奧斯卡,在新大陸的事業如日中天,怎麼都被打成原地踏步的昆蟲,守在祠堂汪汪汪的門口狗?內地豪客名店掃貨的霸氣,幾時交叉感染了娛記?
得聞伊莎貝雅珍妮獲選最佳女主角,上台領獎梨花帶雨,真令看着她入行的老影迷感慨─一般人由杜魯福的《情淚種情花》發現她的存在,已經叫好犀利,我卻在雨果小女兒登上銀幕之前的三年,留意到《弗絲汀和美麗夏季》裏一個當大配角的十六歲少女。第五次得獎還哭,不知內情的可能懷疑她淚腺過份發達,查實是自從九十年代初的《瑪歌皇后》,事業一落千丈,躲在瑞士湊仔避鋒頭,千禧年企圖復出,昔日的絕色美女左看右看都似肥師奶,影片拍一部仆一部,拍兩部瓜一雙,捱到去年,才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紅的時候以得罪人多見稱,有一年出席康城影展擺大牌架子,遭全體記者杯葛,紅地氈上堆滿攝影機的壯觀畫面,迄今未曾重複。猶幸同行不計前嫌,踴躍投她一票,所以才會感激到忘記演技,從曾傳緋聞的大鼻子影帝手中接過獎座,忍不住淚灑當場。代表作香港報紙只登原名,其實去年電影節放映過,譯作《Miss發狂》──她要是懂中文,喊到眼腫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