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皇朝頗興盛的一代。康熙並非長子嫡孫,為什麼當得上皇帝?原來康熙小時患過天花,癒後滿臉凹下去的洞洞,變成個麻子,那是在御畫康熙像看不見的,畫師沒敢畫出來。
父皇後來選繼承人,選中了康熙,因為他長過天花,便從此免疫,不會發生皇帝早年駕崩的事。康熙算是因禍得福。須知皇帝妃嬪很多,選哪一個繼位煞費思量。本來必定立長子,但長子未必成器,所以說不準。
康熙的兒子很多,有二十四個,本來立了長子為太子,但是太子沒出息。康熙死後,繼位的是四王子雍正。民間傳說至今不休,說康熙的遺詔藏在宮內一個匾額後,原文寫的是「傳位十四王子」,但讓工於心計的雍正知道了,便把遺詔奪了下來,把傳位十四王子改成傳位于四王子。那應該是無可能的,清人有清人的文字,遺詔亦應用清文寫。
雍正是個工作狂,日夜不停地看奏摺,還要批,在位亦不長久,操勞過度駕崩。倒是後代的乾隆皇多福亦命長,自稱十全老人,他倒當得起。
到了光緒時代,只有一個「慘」字,內亂令慈禧要逃難,光緒至愛的珍妃在離開宮廷前讓扔進「珍妃井」去。白頭宮女話當年,說珍妃哭叫光緒救她,但他無此權力。到故宮時曾逛到珍妃井,臉盆那麼小的一個口,怎能把成年人塞進去?也許纖體公司應拍廣告:「看,未減肥前我塞不進珍妃井,現在可以了!」然後鑽進井中以示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