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的國會聽證會可說是相當文明,除了小部份不可避免、戲劇化的威嚇,整體質詢稱得上尊重,情緒並未失控。特別是許多證詞,諸如朗達史密斯女士含淚描述,當凌志汽車暴衝時,她打電話給丈夫,因為「我想再聽一次他的聲音」。
這類令人斷腸、感嘆萬千的故事,可能讓你想將豐田公司高層處以絞刑。但其中牽涉的問題龐大且高度複雜。
工業社會大量生產各式各樣產品,包括汽車、藥品、醫療設備等等,種類驚人,而且兼具神奇效用與潛在致命性。
有時這些事物奇妙之處讓我們困惑。即使是廉價勞工也能擁有汽車,比起二十世紀前所有王公貴族,享有更豪華、自由而舒適的旅行方式。至於現代藥物,單單疫苗這一項,就比以往所有人類能設想的,預防更多苦難、衰弱和死亡。
但這些驚奇事物也可能致命。從這些產品無止境的投訴中理出頭緒,實在困難至極;但你還是得分類,否則每項投訴都將要求關閉製造廠,我們將失去工業社會。
難分是偶發或系統失誤
問題在於你如何區分它是偶發的還是有系統的失誤,舉例來說,究竟是汽車組裝線上的單一疏失,還是車款工程設計導致的本質問題?你如何區分是單一病患的生理所導致的副作用,還是藥品本身具有令人無法接受的危險性?
要做出權衡不容易。六年前,製造商回收功效強大的抗發炎藥物「快確適」(Vioxx),理由是它可能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由每年百分之零點七五提高至百分之一點五。該公司因未及早坦承此事,被千夫所指,但有些風濕病學家卻氣憤該藥被迫下市。他們有些病人罹患嚴重關節炎,透過快確適重拾正常生活,他們寧願承擔機率小的心臟病發風險,但嘩然的輿論卻剝奪其選擇的權利。
可別以為我們不會客觀地計算人命的代價。一九七四年為了節約石油,行車速限降為時速五十五英里。這急劇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每年約挽救三千條性命。但這未阻止我們在石油危機後,將速限拉回六十五英里、甚至更高,儘管我們明知道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會因此喪命。
這類權衡計算從不明確,但再真實不過。我們寧願以有限的人命來換取速度,以及速度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為現代化須付高昂代價
說所有產品都有風險,並不能讓豐田脫身。豐田高層已經坦承輕忽油門踏板卡住問題的報告。他們似乎終於作出非常嚴肅、幾近瘋狂的努力,改正所能改正的部份,同時持續調查其他更不明確的電子控制系統問題。
這並非不尊重那些罹難者的回憶,與家屬的悲痛;這只是簡單承認,即使是全球頂尖企業生產的先進技術產品,仍然可能出錯而致命,明智的反應不是憤怒與懲罰,而是冷靜補救,並承認我們願意為了現代化以及所有神奇、危險的產品,付出極高昂的代價。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