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強身健體、聯誼暢聚,參加馬拉松可以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逾五萬個躍動身影中,有的不只為衝線一刻計時器上的成績,更重要是幫助中國山區學童籌款、為終日窩在家中的盲人樹立榜樣。
23歲的馮允謙去年認識為中國山區學童籌建學校的慈善團體「愛心力量」,驀然發覺中國的繁榮只是表面風光,「相入面好多小朋友連鞋都冇一對,日日赤腳行路。」於是,他決定赤腳跑足全程馬拉松,親身感受山區學童的困苦,為愛心力量籌募更多經費。
失明跑手:睇唔到唔係負累
馮允謙昨日以5小時25分完成賽事,他指赤腳練跑大半年,但始料不到青馬大橋一段路如此崎嶇,幸得不少跑手沿途鼓勵,他最終在限時結束前5分鐘完成賽事。
失明四年的吳兆聰去年跑畢10公里,今年再下一城,在領跑員帶領下以2小時30分成功挑戰半馬。他希望自己的奮鬥精神可感染其他失明人士,「睇唔到嘢唔代表就成為負累,只要我哋肯努力,一樣可以做得到。」香港盲人體育會今年派出歷來最多的12隊參賽,其中莫儉榮在前香港劍擊隊代表何嘉麗領跑下完成10公里賽事,他說透過長跑賽事,失明人士體會到凡事不要輕言放棄的道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