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港出戰全馬的紀嘉文,最終以2小時41分07秒完成全馬賽事,獲得男子壯年組第2名,賽後更被其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稱為「暗器」,甚至比英超球員還要厲害︰「跑長跑的重點是選手的『最大攝氧量』要高,他(紀嘉文)接受我們的訓練後,已有80毫升/公斤/分鐘,相等於奧運選手的水平;即使英超球員也只得60毫升/公斤/分鐘。」
自言靠打「天才波」
不過,今年由半馬轉戰全馬、昨日賽後有6隻腳趾「爆甲」的紀嘉文,他斷言下年不會再戰全馬。他說︰「如果5粒星是滿分的話,全馬有5星好玩,但亦有5星難玩。我好享受跑橋(青馬大橋及昂船洲大橋)的感覺,但在香港試一次就夠,反而想去其他地方享受比賽,或者再戰半馬亦可。」
26歲的阿紀曾於去年在日本冲繩挑戰全馬,今年接受其就讀的浸會大學體育學系的呼吸肌肉訓練後,「最大攝氧量」比英超球員還要高。阿紀則笑言自己今次得第2,全靠打「天才波」︰「今次備戰不足令比賽途中多次抽筋,但我知道支持者在終點等我,所以硬着頭皮都要跑回來。」
文︰鄧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