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錯配:談兩群八十後 - David Qian

政策錯配:談兩群八十後 - David Qian

在大學工作多年,我倒觀察到學生們千奇百怪,種類不少,例如有一類總喜歡在師長面前唯唯諾諾,表現精乖,大談理想,但轉個臉,他又同樣在系主任或院長面前唯唯諾諾,表現精乖,更有甚者,他會利用早前與人交心時聽來的說話作資本,與更高權威交心,不惜打小報告,評論其他師長和同學長短,賺取信任,表達忠誠。

一類擅向高層交心

另有一類學生,他們在老師面前表現固執,毫不精乖,為堅持自己信念,往往挺身而起,與師長爭論不休,並不易相處,但他們既有勇氣挑戰權威,心中便自有風骨傲氣,不屑向更高權威(學校更高層)交心投誠,更不屑在更高權威面前打小報告,說其他師長和同學壞話,他們根本不屑「爭取上位」。
「反高鐵保菜園」一役後,港府所面對的正是這兩群八十後青年,港府把民建聯八十後邀入官邸執手而談,表達相互交心的意願;但另邊廂,卻對反高鐵的八十後進行秋後算賬,要他們(陳巧文、梁穎禮)上法庭、坐牢獄,身陷白色恐怖之中。港府這種策略,倒令我們這群多年來與學生周旋的教師,暗叫不妙。
那群懂得看風駛船、人前唯唯諾諾,又擅於向更高權威(阿爺)交心投誠的八十後青年,其實更堪各位高官們畏懼,與權威交心正是他們的強項,各位特區高官可謂望塵莫及。
作為大學教師,我一直想對反高鐵的八十後朋友說,我實在很尊敬他們。在立法會門外,我親睹他們站在弱勢身旁,希望為他們遮風擋雨。我看見他們跟菜園村民一起,雙手捧着稻米和種子,小心翼翼向天地跪拜苦行,我看見年邁的老農人高婆婆用粗糙純樸的雙手,捧着稻米緊隨着他們,我也看到小孩淚流披面,默默加入苦行大隊;我親睹他們在掛着「當權不仁」的小布篷底下斷食明志,向官長懇求,希望幫助老農人守護家園。

一類願為弱勢吃苦

多年來,在這樣商業掛帥、只懂教人不斷增值、爛透又迂腐的教育制度重重圍困下,他們仍能破土而出,用心用智,勇於承擔,為保護弱勢而吃苦,這條逆流而上的路絕不易走。
面對這兩群八十後,港府應如何應對呢?面對那組熱衷與權威交心的青年,港府要做的就是說服他們港府就是「最高權威」,他們不需要把忠誠投向其他主人(但這根本不可能,人人皆知最高權威是阿爺)。至於那群與弱勢交心的年輕人呢?或許,港府要做的就正是說服他們──港府比他們更關心弱勢、更願意保護弱勢!這點各官員絕對有能力做到。
DavidQian
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