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之後 - 陶傑

一年半之後 - 陶傑

與一位短住香港的美國人茶叙,自然說到他們貴國的總統歐巴馬。
一年半之前,曾與這位先生激辯。他是歐巴馬的支持者,抨擊布殊。在那個時候,全球罵布殊成為時尚,閣下不搭上一兩句,好像你就掉了隊,不是「知識份子」。
為了應酬,當時我也假意抨擊了布殊兩句,但話題一轉,叫他回國勿選歐巴馬,還是該票投麥堅。雖然西方人論政,對事不對人,但是次飯局,幾乎不歡而散。
最近他又來約,一坐下,說起歐巴馬就搖頭,懊惱不已。他知道我全看準了。當然,我很厚道,沒打落水狗,笑美國人頭腦簡單,反而好言相勸:「一年來,歐巴馬對伊朗外交從軟弱轉趨強硬了,他學得快,智商比台灣的馬英九高。你們的選民,大錯已經鑄成,但不怕,可以寄望於一個良好的制度。膿包上台,表現差勁,大家在台下一開罵,歐巴馬就收到了。」
「制度?歐巴馬不成功,是因為共和黨拚命拖後腿,國會不合作。」對方說。
「這樣看就不對了。」我耐心誘導:「香港的前董特首,八年施政失敗,不是說反對黨扯後腿、公務員殖民地餘孽不肯合作嗎?這些廢話,最後連中國也不相信了,趁五十萬人遊行,請老人家下台。不可以這樣賴的。金融海嘯,歐巴馬應該專注解決失業,譬如,大膽弄一點保護主義,吸引美國廠商回國開廠,告訴全世界:我美國窮了,養不了你們了,經濟上要回頭鎖國,照顧本國的就業了,而不是推行什麼全國保健。錢從何來呢?就像特區開檔初年,遇上金融海嘯,董政府還一心要推行什麼『八萬五』。你們是美國人呀,世界領袖呀,行政管理的理論,是你們發明的,第三世界才起哄抄襲的呀,堂堂白宮,怎麼與十二年前一個自稱『當家作主』而又眼高手低沒常識的遠東小班子一樣的見識呀?」
美國人聽了,呷了一杯Americano,眨着眼睛,答不上來。
「保護主義,一定會招來全球責罵的。」他半晌說。
「出兵伊拉克、增軍阿富汗,就沒人罵?」我說:「美國既無力再爭做全世界的頭子,在經貿上,就沒有義務開放消費市場,養活全世界,完全合乎邏輯,有什麼好婆婆媽媽?」我答。看來這個美國朋友還是沒開竅。不想再浪費時間,再過一年半,再見面吧。我看看手錶,揮手叫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