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周六(3月6日)驚蟄,又是一年一度打小人高峯日,去年受金融海嘯影響,驚蟄打小人價大插水逾半,但今年隨經濟反彈,驚蟄打小人漲價50%,達60元。在灣仔鵝頸橋擺檔七、八年的兩大打小人天后,一剛一柔,一個打到殺聲震天,一個打得呢喃如書生,二人均預料生意較去年佳。 記者:蔡朗清
移民加拿大多倫多的港人黃小姐最近回港旅遊,鑑於夫婦二人工作不如意,日前慕名來到俗稱鵝頸橋的灣仔堅拿道西天橋底打小人勝地,一口氣光顧兩大打小人天后林婆婆及梁婆婆,「我都係第一次嚟打小人,聽朋友話佢哋打小人好掂。」
今年70多歲的林婆婆已在鵝頸橋擺檔八年,每年驚蟄坐鎮鵝頸橋底郵筒旁。她說,去年經濟不景,驚蟄當日維持平日價40元,但有部份檔口竟以20元海嘯價搶客,生意大受影響,「今年嘅經濟好番啲,平日價同樣係40蚊,星期六驚蟄當日會加價,收50至60蚊。」
多祈願工作順利
林婆婆打小人手法輕輕柔柔。她表示,靈驗與否不在大力,最重要是打小人者有靈力。記者現場所見,林婆婆由焚香、選小人,再以舊鞋打小人,並將小人塞入紙老虎,以至擲聖筊祈福等動件,均慢條斯理,喃喃自語如閒話家常。「舊年經濟唔好,好多人打小人,希望唔好被人炒,今年就係工作順利。」
同行梁婆婆則在鵝頸橋打小人打足七年,在鵝頸橋堅拿道西路牌擺檔。她打小人風格與林婆婆迥異,全場只有她兼備觀音像與齊天大聖像。聲如洪鐘的梁婆婆解釋說:「觀音可以招好運,孫悟空可驅小人,全場只此一家。」
指名道姓會折福
整個打小人過程,她顯得專業及認真,動作大大,中氣十足,只見她先拜天後拜地,戲肉是打小人,出盡全力打得啪啪有聲,汗流浹背,震懾全場,「我打小人做到足,唔可以求其。」梁婆婆收費50元,驚蟄當日會隨大隊加價。
玄學家麥玲玲指出,平日也可打小人,但傳統在驚蟄日打小人最有效。但她強調不應指名道姓打小人,這樣做本身也會折福。她建議催旺貴人較打小人的效果更佳,「今年嘅口舌是非位喺南方,呢個位置唔好擺綠色嘢,要擺紅色物件,可防口舌;西方係今年桃花位,放啲鮮花可催旺貴人幫助。」
話你知:祭祀白虎鎮壓蛇蟲鼠蟻
驚蟄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新曆3月5日或6日,驚蟄當天氣候不穩,春雷初響,驚醒在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動物。農民怕蛇蟲鼠蟻鑽出來破壞農作物,便想出在驚蟄祭祀白虎,以鎮壓牠們。在港澳和廣東發展成打小人習俗,小人如害蟲,驚蟄後也活躍起來,所以請神婆作法,將小人在觀音像前用肥豬肉掃幾下,將小人和壞人的口堵住,不能再說是非,再用白虎將其一口咬着,就不能再發惡。
打小人工具除了一隻鞋,還需要小人衣紙、五鬼紙及用黃紙製成的「紙老虎」、肥豬肉及觀音像。
小人衣紙夾肥豬肉
打小人過程是先在小人衣紙寫上男小人或女小人等資料。神婆會以鞋拍打小人衣紙及五鬼紙至破爛,同時念着驅趕小人及祝福語,之後將小人衣紙夾在掃過肥豬肉的紙老虎中,以示白虎鎮住小人及將衣紙燒掉。最後燒掉紅色貴人紙為委託者祈福,再擲出聖筊完成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