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言:疲勞與恢復 - 雷雄德

博士之言:疲勞與恢復 - 雷雄德

劇烈運動後,相信大家也經歷過疲勞。從運動科學而言,劇烈運動後會出現兩種疲勞:一是整體疲勞、二是局部疲勞。
整體疲勞是指由劇烈運動而使身體器官機能水平下降,導致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等產生不同程度的疲勞,這種疲勞也稱為「全身疲勞」;局部疲勞則指身體某一局部位,進行過度劇烈運動而產生的疲勞,例如長跑後,小腿、大腿前後、腹部及腰背的肌肉,都會出現局部疲勞。
一般而言,整體疲勞經過充足睡眠後便可以恢復;局部疲勞則可能會維持24至72小時,體能欠佳的人,恢復時間會較長。
運動科研發現,伸展活動(俗稱拉筋)是促進劇烈運動後肌肉恢復的最佳方法;它可把局部疲勞的肌肉拉鬆,有效減輕痠痛和避免肌肉出現僵硬,同時加速修復微細肌肉纖維的損傷。
溫水浴也是消除疲勞的方法。以攝氏40度左右的水溫,進行浸浴10至20分鐘,也可進行冷熱交替浸浴,冷水溫度為15度,然後冷浴1分鐘、溫浴2分鐘,交替3次。
很多人喜歡運動後即進行按摩,一般人按摩後感到舒適,其原因只是按摩能夠刺激神經系統,產生鬆弛感覺;其實運動後按摩對肌肉力量的恢復,至今仍未得到充份的科學確認。還有,劇烈運動後的水份和營養補充,直接影響恢復所需時間;運動後半小時可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48小時內避免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飲品。
文:雷雄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