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0萬名綜援和領取書簿津貼的學生,九月新學年起獲上網津貼,8%沒有電腦的清貧家庭也照樣獲發同等金額,推算這筆白白支付的公帑可能高達3,120萬元。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表示,若要求家長逐一申請,行政費相當多,因此決定以簡單形式發放上網費。
財政預算案提出發放上網津貼給清貧家庭,領取綜援和全額書簿津貼學生全年一次過獲1,300元,半額書簿津貼學生則獲650元,每個合資格家庭不論子女數目,只獲發一份津貼。預計首年支出約2.8億元,有30萬人受惠。
孫明揚昨晨出席商台節目時,不諱言會有家長將上網津貼用於其他地方,他呼籲家長珍惜這機會,「我哋係唔希望佢哋因唔能夠上網而落後。」至於為何不逐一要求家長申請,他解釋這會增加行政開支,「大家都唔想見到部份嘅錢支付喺行政上。」
2.4萬學生白領津貼
當局調查顯示,目前有8%清貧家庭沒有上網,主要因家中沒有電腦。若以此推算,即可能有2.4萬學生會白領上網津貼,以津貼額計算,最多3,120萬元白白支付,最少也可能有1,560萬元。對於沒有電腦的家庭,孫明揚建議他們向一些志願機構領取他人捐贈的電腦。當局也預留2.2億元,以委託一間志願機構協助清貧家庭購買電腦。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若逐一查核受助家庭是否妥善利用上網費,將是無盡頭的開支,「會比付出1,300蚊更加貴,家係兩者取其輕,假設父母會為子女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