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指數證月底到期有原因

衍生創富:指數證月底到期有原因

不知讀者有否留意,每逢月底,到期結算的指數認股證都會較其他日子為多。就2月份而言,上周四(2月25日)期指結算日到期的指數認股證有72隻,分別為66隻恒生指數認股證,以及6隻國企指數認股證。
為甚麼每逢月底就會有較多指數認股證到期,而其他日子則較鮮見呢?原因是發行商在為指數認股證進行對冲時,往往會選擇以指數期貨作為對冲工具。正因如此,其結算價亦會以期指作為參考對象,故發行商亦較傾向以期指結算日作為指數認股證的到期日。
在到期日時,無論股份認股證或指數認股證,都會採取以下的方式結算:
認購證=(結算價-行使價)/換股比率
認沽證=(行使價-結算價)/換股比率
不過,兩者的結算價計算方法就有點不同。股份認股證的結算價是以相關正股在到期日前的五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計算,並且不會計及到期日當天;而指數認股證的結算價,則是相關指數期貨結算日的EAS來計算。所謂EAS,意指有關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當天有關指數每五分鐘報價的平均價計算。換言之,指數認股證的結算計算方式為:
指數認購證=(EAS-行使價)/換股比率
指數認沽證=(行使價-EAS)/換股比率
數據截至2010年2月24日,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資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