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惑短訊」收費手法令人髮指,電訊商協助收費責無旁貸,去年底全城責難。現時只有電訊盈科表態不與內容供應商合作,業界組織「香港通訊業聯會」則於1月實施新守則供電訊商及內容供應商遵守,電訊管理局仍處於被動,表示會監察及評估成效。近日仍有讀者向本報反映受不明短訊困擾,無辜中招。
吳女士去年12月攜號轉台至one2free後,無故接獲501881發出的「IQ」短訊;她不明所以,拿手機到門市查詢,職員指不開啟短訊便沒問題,故她沒再開啟也不曾回覆。
惟近日收到首月賬單,發現有100多元不明徵費,致電one2free查詢,獲告知她曾「登記」Wixawin的收費短訊服務;該公司提供折扣收費方案,並着她自行聯絡Wixawin取消服務。吳女士認為收費不合理,遂向本報投訴。
短訊不請自來徵收費用
記者致電CSL提供予吳女士的電話號碼,欲與Wixawin聯絡,惟接電者指該號碼只是給予用戶查詢曾參與哪一間公司的資訊服務,並向記者提供一電郵地址,聲稱為Wixawin的唯一聯絡方法。記者將吳女士的投訴電郵至Wixawin,一直沒回覆,兩日後吳女士通知本報,獲one2free豁免上述短訊收費。
one2free所屬公司CSL表示,根據Wixawin紀錄,吳女士曾於去年10月透過網站登記收費短訊服務。吳女士反駁:「我都唔識上網,點申請服務?轉台前我從來冇收過呢啲短訊﹗」
去年7月,本報也曾經收過電訊數碼客戶投訴收到Wixawin「不請自來」的短訊,被徵短訊費24元,及後翻看短訊才發現末段寫着若不回覆,即當申請收費服務。
當時Wixawin回覆本報表示,短訊已列明收費及取消方法,只要回覆並輸入「stop」的短訊致501881便可取消。
根據Wixawin網頁,該公司提供手機資訊服務,一經登記,用戶每星期會收到兩個訊息,每個收費12元。
檔案編號:0121008
登記拒收訊息未能避免中招
電訊管理局表示,《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規管含宣傳或促銷成份的商業電子訊息;若短訊只傳送服務內容或資訊,不涉及推廣成份,不受上述條例規管。故登記「拒收訊息登記冊」未必能避免無辜中招。市民欲投訴收費訊息服務,而事件涉及持牌電訊商,可向電訊管理局書面投訴。
傳真:21104239
電郵: http://[email protected]
通訊業聯會自訂守則
回應蠱惑短訊問題,香港通訊業聯會於本年1月11日實施自願性守則,要求內容供應商須清楚列明服務收費詳情、容易執行的終止方法,以及必須得到用戶明確同意,方能提供服務。聯會將成立行政機構,擔任監察角色,評核內容供應商有否違反守則,也會監察流動網絡商是否只與合格的內容供應商合作;預計3月正式運作。電訊管理局表示,將監察及評估守則成效;若未如理想不排除採取嚴厲措施。
現時CSL、數碼通、和記電訊、電訊盈科、電訊數碼、中國移動香港(萬眾)等主要電訊商均為香港通訊業聯會會員;守則推出前,電訊盈科已宣佈終止與內容供應商合作。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