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執導《終極豪情》及《霹靂藍天使》的美國女導演嘉芙蓮碧格露(KathrynBigelow),下月8日有望憑電影《拆彈雄心》成為史上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女性,擁有如明星般的美貌及氣質的她入行多年來以剛烈硬朗的電影風格闖出名堂,她承認自己不是拍攝愛情喜劇的專才。
撰文:黃珈楠
生於加州的嘉芙蓮碧格露(KathrynBigelow)是家中獨女,父母分別是油漆廠經理及圖書館員。嘉芙蓮起初在三藩市藝術學院修讀繪畫,在紐約WhitneyMuseum當研究生。後來她轉為研習電影,於哥倫比亞電影學校修讀理論及評論而取得碩士學位。1978年她拍了一齣20分鐘的短片《TheSet-Up》,解構電影暴力意識,奠定了其日後剛烈硬朗的取向。
正式入行後嘉芙蓮分別於82及87年拍下《TheLoveless》及《NearDark》,前者是飛車片,後者則是血淋淋的驚嚇片,並將青春愛情元素注入吸血殭屍片,旋即成為cult片經典,有影評人更形容這齣電影為「具詩意的恐怖片」,當年女導演拍這種題材絕無僅有。
「題材中找到刺激」
90年嘉芙蓮執導占美李寇蒂斯(JamieLeeCurtis)主演的神槍冷峻女警動作片《霹靂藍天使》(BlueSteel),占美想當年,令她最震撼是嘉芙蓮擁有如明星般的美貌及氣質,她說︰「嘉芙蓮是哥德式美女,一齣電影的導演比女主角還要美麗,肯定出了大問題。」身材高䠷、外表高貴的嘉芙蓮當時迷倒了已有家室的占士金馬倫(JamesCameron),後來金馬倫不惜跟妻子分手,於89年迎娶嘉芙蓮,但兩人的婚姻只維持了兩載。
嘉芙蓮碧格露的電影的確比很多男導演更富陽剛味,數最經典有柏德烈史域斯(PatrickSwayze)和奇洛李維斯(KeanuReeves)合作的《終極豪情》(PointBreak)中高潮的跳傘場面、《末世紀暴潮》(StrangeDays)中暴戾的毆鬥與性愛、以至《拆彈雄心》中的每一幕拆彈過程,都看得人血脈沸騰、手心冒汗。然而商業動作的糖衣裏面,嘉芙蓮的故事往往具有發人深省的內涵,她說︰「我在這種題材中找到刺激,希望所拍的電影能激發感情,令自己沉醉當中。」
與金馬倫交流心得
作為一位女導演,現年58歲的嘉芙蓮不停打破行內既定的框框,今年提名奧斯卡的她,更有機會衝破歷史。史上只有三位女性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分別是76年《大佬七美麗》(SevenBeauties)的蓮娜華穆拉(LinaWertmuller)、94年《鋼琴別戀》(ThePiano)的珍甘比恩(JaneCampion)及04年《迷失東京》(LostInTranslation)的蘇菲亞哥普拉(SofiaCoppola),但均鎩羽而歸。橫掃各大頒獎禮的嘉芙蓮,對於獲睇好深感榮幸,她說︰「如果這刻地球停轉我也不會遺憾。」
最戲劇性的,是嘉芙蓮的頭號勁敵,居然是今年憑《阿凡達》(Avatar)提名的前夫金馬倫,令這場矚目的過氣夫妻大戰成為台上焦點。雖然嘉芙蓮與金馬倫離婚17年,但雙方不但沒有芥蒂,反而經常接觸,交流創作心得,她說︰「我愛《阿凡達》愛到不得了,能跟金馬倫相提並論是種光榮。」
嘉芙蓮在接拍《拆彈雄心》前就徵詢過金馬倫的意見,向來寸嘴的金馬倫也對嘉芙蓮讚不絕口,他說︰「現時外間都將目光放在嘉芙蓮身上,雖然是來得有點遲,但仍是一件興奮的事。嘉芙蓮本來可當一位成功的動作片導演,但她堅持選擇具有個人意義的題材,不屑跟隨荷李活的遊戲規則。」
並非刻意打破傳統
現時荷李活不少女導演均被局限拍愛情喜劇,但嘉芙蓮自言不是拍攝愛情喜劇的專才,她說︰「我不是刻意想打破所謂玻璃天花,但如果我所做的事情能啟發別人,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我已感到振奮無比。」
嘉芙蓮碧格露執導作品
《TheSet-Up》(78)
《TheLoveless》(82)
《NearDark》(87)
《霹靂藍天使》(BlueSteel,89)
《終極豪情》(PointBreak,91)
《末世紀暴潮》(StrangeDays,95)
《兩生迷離劫》(TheWeightofWater,00)
《轟天潛艦K-19》(K-19:TheWidowmaker,02)
《拆彈雄心》(TheHurtLocker,08)
資料來源:imdb網站
話你知:嘉芙蓮壓前夫狂掃獎
雖然金馬倫憑《阿凡達》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電影獎,但在其他影評人協會、影展以至大型頒獎禮上,嘉芙蓮憑《拆彈雄心》大為領先。
─導演公會獎─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金球獎─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英國電影學院頒獎禮─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倫敦影評人聯盟頒獎禮─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廣播影評人協會影評人之選獎─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侯斯頓影評人協會頒獎禮─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網上影評人協會頒獎禮─
最佳導演 嘉芙蓮:○ 金馬倫:╳
最佳電影 《拆彈雄心》:○ 《阿凡達》:╳
註:導演公會不設最佳電影獎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塔倫天奴成黑馬
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及導演花落誰家,無疑只是嘉芙蓮的《拆彈雄心》及金馬倫的《阿凡達》之爭。由於嘉芙蓮早前贏出了導演公會獎這個重要指標,根據歷史往績幾乎贏硬(過去60年來只有6次例外),加上《拆彈雄心》囊括了十多個大大小小影評人協會獎及公會獎,照現時的走勢看來,如無意外嘉芙蓮將締造歷史,當上首位金像女導演。唯一暗湧是奧斯卡評審平均年齡是57歲,他們未必欣賞《拆彈雄心》這種小本製作的左派反戰電影。
《阿凡達》失優勢
《阿凡達》的票房及口碑俱佳,加上金馬倫在行內地位高,之前更贏出了金球獎,令他成為次熱之選。不過奧斯卡擁有投票權的評審過半數為演員,對於以虛擬電腦角色為主導的《阿凡達》未必有着數。另外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Tarantino)與其《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Basterds)有大量影評人支持,是現時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