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整體出口繼去年12月份錄得強勁增長後,上月份增長走勢更為凌厲,根據政府統計處公佈數字,1月份整體出口增長達18.4%,是四年來最大增幅,出口貨值2223億元則與市場預期相若,主要由於去年基數較低。
記者:張活儀
出口貨值當中,轉口貨值為2167億元,按年增長18%,港產品出口值為56億元,上升33.9%。進口貨值為251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9.5%,貿易逆差為295億元,相當於商品進口11.7%。
歐美市場不見復蘇迹象
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動力仍然來自亞洲區內貿易,佔整體出口貨值41.2%,其中出口至台灣更增長逾倍,其次為出口到越南,增長亦超過五成,出口到內地增長亦近五成。
不過,出口至歐美等主要地區的表現仍然疲弱,整體出口貨值仍然錄得顯著跌幅,其中德國按年下跌24.6%、英國跌18.2%,而美國則跌15.8%,成為跌幅最大的頭三位國家。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范婉兒指出,雖然1月份出口數據中,增長仍然來自亞洲區,出口到歐、美國家似乎仍未見有復蘇的迹象,但出口貨品當中,電子產品增幅最大,按年上升23.4%,有關貨品主要出口到亞洲其他地方,經進一步加工後,最終出口地方實為歐、美各國,故此,相信歐美經濟情況仍在復蘇之中。
政府發言人指出,商品出口進一步明顯復蘇,反映亞洲區生產活動及貿易反彈,環球經濟正在復蘇,而亞洲區步伐則較快,這有利於未來本港商品出口進一步恢復。然而,發達經濟體系復蘇基礎不穩可能為前景帶來風險。
港府:全年難返海嘯前
范婉兒認為,1月份出口錄得高增長,主要由於去年基數較低,而美國經濟正在復蘇,相信有助本港未來出口表現,預計今年本港出口將錄得不俗增長,其中第一季出口表現將較理想,但全年相信仍難返回海嘯前水平。
五年之內
中國料成全球最大消費國
商務部昨表示將以刺激農村和二三級城市居民消費為2010年工作重心,並指「十二.五」(2011-2015)末期,中國或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商務部3招谷內需
事實上,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明顯增強,去年8.7%的經濟增長中,消費拉動4.6個百分點,較08年提高6.8個百分點。但對出口表現則維持審慎。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指今年刺激消費有三大重點:首要刺激農村消費,故要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新建10萬間「農家店」,並支持商貿企業向農村擴張。其次城鎮化提高城市服務消費,支持大型連鎖企業開發社區消費潛力。三是培育發展新型消費模式,擴大信用消費、培育網絡購物企業。
出口方面,他說,國際市場的需求回升主要為補充庫存,故上半年全球消費仍不樂觀,出口總額會維持在去年7月以來每月出口約1000億美元。但因去年基數較低,上半年的同比增長表現較好看,並預測出口會逼近08年水平,明年成功過渡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