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者 - 高慧然

自戀者 - 高慧然

《麥田捕手》的成功,使Salinger可以實現他的隱遁夢,六十年來,他活在讀者的想像中、視線外。1974年,有出版商將他未被收錄的小說結集出版,令他不得不打破沉默:「不再出書使我得到了一種美妙的寧靜。非常平和……我喜歡寫作,但是,我是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快樂而寫作。」
這個世界,熱愛寫作的人何其多,但寫作目的各不相同,有多少人是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快樂而寫作的呢?對更多的人來說,寫作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過程,而是手段。網誌和微博的問世,讓很多人圓了作家夢,按一個確認鍵,文字便能公諸於眾。可這不是目的本身,許多人對點擊率及回應人數耿耿於懷,不少人直言,「有人回應是寫作最大的動力。」可見寫作這件事本身並不能帶給所有的寫作者快樂。絕大多數人視網絡為舞台,在自己的網誌上做自己的舞台王者,渴望登上舞台的時候,望到黑鴉鴉的人群,最好只有掌聲,隔絕噓聲。網絡是自戀者戒不掉的毒。
或許,Salinger是更強悍的自戀者,自戀到不屑與外界及媒體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包括語言的、文字的,甚至連分享也吝嗇。隱居鄉間六十年的Salinger,據悉有每天寫作的習慣,他用自己的筆跟自己交流,除了自己,沒有更好的交流對手,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帶給他交流的快樂。由《麥田捕手》開始,他一直在尋找理想的精神世界,直至他去世,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找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