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披露敏感資料 政府快修例仿歐英做法 盼上半年諮詢

企業披露敏感資料 政府快修例
仿歐英做法 盼上半年諮詢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日在預算案表示,正擬備有關規定上市公司須適時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的立法建議,港府消息人士表示,期望可於今年上半年進行市場諮詢,政府已委聘大律師及國際權威人士協助斟酌條文,釐訂何謂股價敏感資料、能否設安全網、如何調查及罰則等四個重點,力求條例「在法理上站得穩」,避免再發生修例的諮詢風波。
記者:高淑嫻

港府是次將修訂《證券及期貨條例》,針對有關建議,上市公司最關注罰則,不希望違反條例要負上刑事責任。政府消息人士就指出,歐盟及英國的經驗值得參考,兩地均以負上民事責任為主,但這不代表港府不考慮刑責,目前仍在權衡當中,加上《上市規則》已有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的規定,政府亦要比較港交所(388)在這方面的處理方法。
消息人士說,政府、律政司、證監會與港交所正就此項修訂緊密合作,並已外判委聘數位大律師及國際權威人士研究條文,務求整個諮詢文件及修訂在「法理上站得穩」;除了罰則,主要研究何謂股價敏感資料,亦要考慮能否設有安全網,以免條例影響上市公司正常運作,要為上市公司提供彈性;負責調查仍是證監會。
另方面,政府近年積極研究及爭取發展更多人民幣投資產品,曾俊華在預算案也提到,希望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政府消息人士坦言,只要不為人民幣帶來風險,香港發展人民幣計價產品的空間甚大,例如將來可能有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拓人民幣計價投資品

消息人士又透露,在研究發展人民幣產品時,政府已考慮人民幣產品可能對港元帶來的影響。有市場人士會擔心,人民幣長遠有較大升值潛力,他日越來越多人民幣產品,會誘使投資者兌換大量人民幣來投資,對港元滙價構成壓力;但消息人士不同意此說法,指港元流通及交易量大,發展人民幣投資產品主要有助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不會影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