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內地證券股看俏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內地證券股看俏 - 歐陽風

內地股指期貨春節後正式接受開戶,融資融券亦在積極準備推行,對於內地證券行有關新業務,市場雖早已預期,惟對於業界利潤的刺激,暫時未見大行發表報告計算清楚。事實上,以往內地證券行業盈利波動性大,股市一靜收入便大降,惟在股指期貨出台後,不論升跌都有得炒,而且日後現貨、期貨成交都有望大增。此外,孖展借貸除可谷高成交量,對證券行也是一大收入來源,按慣例融資融券利率約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加3個百分點,對證券行來說利潤非常可觀。

黑馬大福或爆升

光大控股(165)、申銀萬國(218)及第一上海(227)均透過旗下內地證券行進行相關業務,直接受惠。光控是內地光大證券第二大股東,截至去年6月底,光證在內地設立了79家營業部和15家證券服務部,是內地十大證券商之一。光證去年純利28.6億元人民幣,大增逾倍,光控攤佔近10億元人民幣,按此光控明年預測市盈率約15倍,或可能更低。
至於第一上海08年收入跌74%至2億元,虧損1.1億元;至去年上半年收入升46.5%至1.74億元,純利更大升16.8倍至5132萬元,可見證券行業一旦復蘇,槓桿倍數是非常之大。值得留意是第一上海在幾家內地證券行中市賬率最低,僅0.96倍,同業已逾兩倍。另剛獲海通證券收購的大福證券(665)則是黑馬之選,其股價炒收購急升後,來年PE仍低至17倍,加上注資概念,日後升幅可能最為可觀。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