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人民幣升值的考慮 - 因念

兩岸三地:人民幣升值的考慮 - 因念

近來市場反應最明顯的,一是各國退市,管他「口述」或「尾指」稍為動一下,炒家便借勢狂沽;另外一個推手,為歐洲幾個「病夫」不知如何是好,怕「感冒」禍延其他國家的經濟實體,任何風吹草動,股市便應聲下跌。筆者一向膽小,這種日上日落的波動市,並非我的那杯茶,無他,風險和回報不成比例,也許花點時間在別的財路,起碼不會虧本。

日趨政治化

一周的拜年活動中,筆者遇到不同層面的人,包括經商的生意人、坐定定的公務員、打工的小職員等,不約而同跟筆者討論或諮詢有關人民幣滙率方向。他們的興趣,當然源於人民幣對港元會否升值的疑惑,部份還不了解在香港銀行兌換和儲存人民幣的實況。
人民幣的升值問題,不單是香港財經討論的事宜,外國,特別是美國傳媒最近一直從不同角度吹風,由幅度到何時升值,理論和實際資料的分析,以及找來03年已經準確預測06年人民幣升值潮的專家,再來看一次「水晶球」,這些在中國兩會之前的宣傳,很難估計背後真正居心。不過,從國家實際角度出發,保持幣值的低微,除幫助國產貨在世界市場保持競爭力,似乎沒有別的更主要原因。
然而,看看今年的民工荒,還有經歷過去兩年金融危機,仍留下來的具實力工業和工廠,加上國家大力推行內銷和提升產品結構等,其實出口貨的價值,又豈可與往日相比,人民幣升值的考慮,可能已經是政治大於經濟。

因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