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屋以實用見稱,由於居住密度低,加上入場門檻不高,百餘萬元有交易,為置業人士另類選擇。不過,購買村屋前謹記做好準備,查清業權、路權、補地價及契約細節,而屋苑型村屋升值潛力勝單幢村屋。
記者:甄嘉儀
根據中原研究部資料顯示,上月新界村屋(元朗、沙田、大埔、屯門及西貢)買賣合約登記有283宗,涉資4.32億元(見圖)。村屋主要集中在新界區,由用家主導市場,基本買賣程序與一般私人樓宇無異,但購買村屋需核查多項資料,免招損失。
丁屋只有新界男性原居民才有資格興建,而轉售亦涉及補地價問題,卓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炳才建議,應先向業主或發展商查清業權,並要求其提供具法律效力的授權書,證明可處理買賣事宜,即業權。永鴻地產負責人盧小江指,「在私人土地興建的丁屋,原居民於落成後需補地價才可轉讓;如政府批地興建,則需居住5年後,才可申請補地價出售。」在購買前,要求對方出示由地政總署發出的補地價證明。如尚未補地價,應訂明補地價由誰負責,以免日後爭拗。至於村內原有村屋的「舊屋地」,則不需補地價。
連屋出售車位未必入契
村屋多處偏遠地點,入村道路可能是私家路,曾出現「無路行」,陳炳才提醒宜向業主查詢,或聘請律師查證,確保物業附近路權。「路權分為『人行權』和『車行權』,即使道路可供汽車行駛,亦應到田土廳和地政署查察,以免日後需繳付過路費。」陳炳才指,雖然一般道路已有人行權,若道路本為私家路,約滿後未能續約,可能需繞路,或影響物業價格。
除查證村屋是否已補地價及路權外,亦留意單位契約,盧小江指連屋出售的花園和車位未必入契,可能要額外繳付租金,建議向業主和經紀查詢。如花園或車位屬官地,需重新申請租貸,並每年續租。此外,需檢查天台有否僭建物,否則日後或需負責清拆費用。
屋苑式升值潛力較高
近年,出現由十多間村屋組成的屋苑式村屋,盧小江表示:「屋苑型有大閘、管理員等,較安全,較受首次購買或租住村屋人士歡迎。本身住慣村屋人士,則喜歡單幢式,因其私隱度較高,可自行增設保安措施」(表1)。
陳炳才指,市場放盤和放租的屋苑型村屋數量不多,鄰近車站、市中心,附近配套設施完備,加上開揚景觀,較搶手及升值潛力較高。「如大埔汀角路屋苑型村屋,一個3樓連天台單位,前年叫價300萬元,現已提升至350萬元,升值17%。同區一個單幢式物業,前年叫價250萬元,現值230萬元,跌8%。」
有地產業界人士建議,買家應盡量避免購買村屋樓花,因個別建造費由原業主自行承擔,若未能應付有關費用,有機會爛尾,增加買家風險。
承造按揭限制多
由於村屋交投量較一般私人樓宇低,銀行對村屋樓齡等條款限制較多,在承造按揭時亦較保守,有機會出現按揭成數較低和估價不足等問題,業主需要支付較多首期。
理財版向多家銀行查詢村屋按揭,實際按息2.05厘至4.5厘,中銀及星展的村屋按息,較大廈式樓宇高。最高按揭成數介乎六成至八成半,樓齡限於20至30年內村屋,星展只接受個別村屋申請。渣打按息較低,實際按息2.05厘,1%現金回贈,但最高按揭成數為六成(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