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藝術家維權的藝術 - 李平

盡論中國:藝術家維權的藝術 - 李平

剛被批評為「藝術區的小資產階級維權」的藝術家們,突然有了石破天驚的舉動,竟然成功帶着標語衝上長安街示威,勢必驚動中南海,對於全國各地面對拆遷問題的維權者來說,這無疑更是振奮人心的。不過,藝術家就是藝術家,20年來罕見的示威,又被冠以「藝術家春遊」的名號。

衝破政治禁區激勵維權

自1990年代末開始,北京的藝術區在城鄉交界處異軍突起,一度被譽為藝術家與藝術區雙贏,但由於城市規劃、權貴搶奪土地資源等因素,近年又陷入被政府及發展商逼遷強拆的夢魘,藝術家們被迫加入維權行列,並以羊上樹、磚頭黨、八卦道人、暖冬運動會、地鐵快閃等行為藝術,吸引了海內外傳媒的關注。
不過,內地著名藝術批評家朱其早前撰文,痛批北京藝術家的維權活動是小資產階級性質,只着眼於自己的經濟利益,從未替各地自焚的維權者說過一句話,「為甚麼就不可以在維權的同時『順便』對社會經濟的強拆根源做出哪怕一丁點批評呢?」
如今,20多位藝術家在長安街高喊維權口號,展示「嚴懲兇手、除黑打惡」、「公民權利」的標語,仍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喊出這些口號,所面對的政治風險、所呈現的政治價值,已超越藝術家這個「小資產階級」群體,證明他們不只會藉行為藝術吸引傳媒關注,更有勇氣衝破政治禁區,對全國各地維權者的激勵作用將漸漸顯示出來。
由於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在北京舉行,當局正加緊驅逐在北京的維權人士、攔截外地有意進京上訪的維權人士。朝陽區此時發生正陽藝術區打砸事件,刺激藝術家上街維權,當局實在愚不可及。維權運動過往一直停留在各自為戰、各謀其利的階段,但在藝術家們走上長安街春遊爭取「公民權利」後,跨地域、跨行業的維權組織的湧現,將令當局自今年春夏之交開始寢食難安。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