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上周五虛驚後,昨急速收復大部份失地,恒指升483點(2.43%),報20377點。樓市熾熱及賣地理想,本港地產股強勢收市,升幅皆逾2%。另一邊廂,內地樓市狂吹冷風,價量齊跌,就連高盛及摩根士丹利也罕有地連環唱淡,內房股恐寒冬未過。
記者:黃武榮
內地一線地區樓市已進入收縮階段,北京及上海於二月初至春節期間銷情呆滯,開盤冷清,個別樓盤更悄悄降價。深圳及杭州年三十至初五,全市新盤成交竟「捧蛋」。二手同樣不濟,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顯示,二月中旬二手房交易僅427套,較上月同期跌逾90%,整體成交價亦跌7%,意味本月或出現近一年來首次價量齊跌。
因應中央緊縮政策令後市增添不明朗因素,高盛大幅調低內房股目標價,減幅最多32%,同時將深控(604)及綠城(3900)降至沽售,該行強調,收緊政策影響樓市,目前內房股價僅較熊市估值高8%。
大摩假設內地今年樓價再跌10%至30%,成交萎縮兩成,內房股吸引力將直線下降,由現時股價相對資產淨值(NAV)折讓35%,縮減至只有25%折讓至11%溢價,個別內房股今年預測市盈率將高見42倍。
大摩指遠地(3377)及方興(1813)防守性最強,為該行首選,碧桂園(2007)對樓價下跌反應則最敏感。又指新地(016)元朗新盤逾八成買家須承造按揭,反映樓市仍由本地需求帶動,重申新地為行業投資首選,目標價152元。
內房恐被內銀追收欠款
時富證券中國資本投資部董事羅尚沛提醒,中央收緊銀根行動未完,下一波或促使內銀向內房callloan(即時追收還款),屆時內房股將面臨新一輪沽壓,上周五內房普遍挫3至4%,昨日最多僅彈回2%,可見弱勢未改,現時博反彈甚易中招。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指內地一線城市價量俱跌,新貸減少令內房資金鏈斷裂或促使發展商劈價賣樓,前景較本地地產股暗淡。H指昨漲255點(2.27%),收報1151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