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接中港兩地的其中一個過境口岸文錦渡,因建造新聯檢大樓及配套設施,今日凌晨開始封閉旅運通道兩年半。約100名北區居民昨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抗議政府倉卒公佈封關決定,事前未有知會及諮詢居民有關封關安排、影響民生。居民團體要求政府暫緩封關,不排除發起居民前往文錦渡靜坐抗議、堵塞關口表達不滿。
記者:蔡建豪 黃偉民
約100名北區市民昨午到中環政府總部請願,高舉「文錦渡口岸,說關閉、就關閉」橫額,居民代表直言數天前才知悉政府於今日凌晨封閉文錦渡口岸旅運通道,歷時更長達兩年半。事前完全未有諮詢當區居民,特別是每天使用文錦渡往返中港兩地的居民意見,完全漠視居民面對耗用更多交通時間及開支等問題,令他們非常憤怒。
靜坐抗議促暫緩決定
代表居民的新界粉嶺潮州會館副主席黃祥漢指,臨近封關前幾天才知道政府決定,整個安排完全未有顧及民生。他強調,若政府不暫緩有關工程,重新諮詢市民,會發起北區居民遊行到文錦渡關口,靜坐抗議表達不滿。協助居民的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則表示,希望政府撥出部份貨運通道,作旅運通道用途。
事實上,不少北區居民對文錦渡口岸關閉兩年半全不知情。在上水及深圳有兩頭家、幾乎每天都使用文錦渡口岸往來港深兩地的高先生,昨被記者問及才知是封關前的最後一天,他愕然道:「都冇人通知,(封關)非常唔方便,但冇計,逼住要行羅湖。」旅客張小姐不知有封關一事:「唔知要封關,有啲唔方便。」
僅二百字新聞稿交代
居民不滿政府沒有諮詢,未作廣泛呼籲。文錦渡口岸辦公室人員直至昨下午4時許,才將一份封關通告擺放在入口處。港府新聞處曾於本月11日及過去三天發出新聞稿,僅以約200字講述文錦渡未來兩年半暫停旅檢服務。政府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封關決定是否倉卒,指當局已透過新聞稿、電台廣播及報章公告提醒受影響人士。目前每天平均有6,000名旅客使用文錦渡口岸,佔所有陸路過境旅客的1.3%,在全港12個出入境口岸,使用人數排第11,僅多於屯門碼頭。
營運往返上水至文錦渡口岸路線的直通巴士公司,明日開始會改為行走上水至沙頭角口岸,費用由20元加至25元一位,行車時間也會增加約10多分鐘。有業界表示,封關令過境巴士每月減少約60萬元生意。